“水饺大王”谈炎记

大武汉美食榜一 2025-03-18 16:16:20
春里春气的菜饭 “天王老子来了,武汉人也会把馄饨叫做水饺。”在武汉,馄饨叫水饺,著名者有谈炎记、小秋、熊太婆等。其中,个人偏爱谈炎记,其始于1920年,创始人是黄陂人谈志祥,号称“水饺大王”,至今断断续续已有百年历史。 水饺呢则称作北方水饺,德华楼是代表。上了年纪的人,一般喊德华楼是“德华酒楼”,那个年代德华的确是酒楼,而非现在以年糕、包子等知名的小吃连锁店。 前阵子,武汉降温,平和坊谈完事,想到吉庆街在不远处,遂步行直奔谈炎记。店面窄小,宾客满座,室内温暖如春。后厨两位阿姨边聊天边包水饺,而一个负责煮水饺的嫂子,最为吸睛,她左右手交次开弓,先用长柄大马勺舀汤依次入纸碗,然后待水饺熟透,遂左手以大笊篱辅佐捞出,快速转入大马勺中,最后水饺入碗。此时,按捺不住的排队客人,可以餐单换取所点之食,打包堂食,自由之。 我点的是芹菜鲜肉水饺,皮厚薄度刚刚好,有弹性,馅料扎实,肉鲜味美,汤底吊的好,星星点点飘着猪油花儿,内有榨菜、香菇丁以及金钩来提鲜,而且是几枚金钩在里头!鲜得很!喝完馄饨,浑身暖和!无惧寒风!扫兴的是,不远处喝馄饨的老爹爹在咒骂不休,大概是遭了情感问题,大声咒骂女人如何如何……汉口,真是市井气息十足的地方。 谈炎记在武汉有吉庆街、利济北路等数家。我仅吃过这两家,吊诡的是吉庆街店风味远胜利济北路店,品控不一,质量参差,不知何故。另,吉庆街店还单独售卖土猪油渣,也可在水饺中加入猪油渣,可知其所用猪油大抵上是自家使用土猪肉熬制。据说,以前的谈炎记蒸饺很有名,宝善堂有一位中年师傅曾在谈炎记做蒸饺,现在乃网红一枚,我吃过,用碳炉子做,风味甚美,就是环境简陋了点,夏日喜欢打赤膊抽根烟,很市井的汉口拐子。 提起馄饨,一般是“喝”馄饨,旧社会人们打完牌看完戏等娱乐活动后“喝一碗”,汤汤水水很舒坦,不会是“吃”馄饨,做前世饥饿鬼投胎饱腹之用。现在呢,武汉很多的馄饨也好,水饺也好,是只能“吃”不能“喝”的。如果只是“吃馄饨”,那这碗馄饨是不够优秀,或者应该说是不及格的。(舒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