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审论文发现很多学生都在写“正确的废话”

🔹《拯救「研究牲」计划》第64篇,这个系列合集见笔记结尾👇🏻 我在给学生审阅论文的过程中,最常给他们批注的一个词就是:【具象】。 因为我发现太多学生写论文实在写得太【泛泛而谈】了。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最后一章需要提建议或是提策略类的论文。 他们提的建议和策略怎么说呢,看起来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 🔺但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要说正不正确呢,肯定是正确的,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正确。 但之所以说“废话”,废就废在这个建议跟他前面几章做的研究完全没有一点关系。即使不做前面几章的研究,照样不耽误他们在最后一章提出这些建议;即使作为一个外行人,也能多多少少提出几个这种【浮于表面】的建议。 🔺那么就要问了:既然你的建议和前面的研究一点不挂钩,那你前面几章研究的作用是什么? 写论文最忌讳泛泛空谈, 🔺不能精准回应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只是隔靴搔痒,是致命伤。 没有研究结果做根基的结论分析和策略建议是无意义的。论文中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需要扎扎实实地依据结果推导,而不是轻飘飘地悬浮在上空,任谁都能随口提几句的那种。 研究的问题要精准,回应也要精准。 别搞那种听起来“无比正确的废话”。 ◾️破局的办法在于: ✔️仔细想想你的研究到底要回答/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注意,你研究的是一个点,不是面,要精准,要聚焦)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你的研究结论相比于前人的结论到底有什么新信息?(如果没有新信息那你就要怀疑你研究的创新性了,或者说前人已经得出的结论你为什么要再研究一遍?) ✔️你的建议应该根据这个新信息来提出,并且要结合你前面章节的研究数据和结论去进行因果关系推导。很多学生写正确的废话废就废在根本看不出这个推导过程和逻辑关系——你到底是根据前面的哪个结果得出的这个建议? 还是那句话: 🔺论文的本质就是一道证明题,任何一句话的抛出都要有依据有支撑,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全文见图片👆🏻)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