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补剂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身心灵都要好啊 2025-04-16 22:03:49
⭕️信息分享,不能用来诊断和治疗任何形式的身体不适,不要盲信盲从。📝如有不适,请线下及时就医。 📚以下是有关抗炎补剂的核心观点,尤其适用于: ✅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病) ✅正在发烧/感染中的人 ✅长期吃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 1️⃣抗氧化≠越多越好 ✅抗氧化剂(如维C、维E、谷胱甘肽、虾青素)在适量时能调节炎症、保护细胞。 ✅但过量、长期叠加使用可能导致: ➡️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炎症反应”(比如感冒时的发热) ➡️增加肝肾解毒负担(尤其是脂溶性抗氧化物如维E) ➡️干扰药物代谢(某些抗氧化剂影响CYP450酶) 2️⃣免疫差的人不建议大剂量叠加使用抗氧化剂 ➡️比如:糖尿病、肝病、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如果随意叠加VC、VE、硒、谷胱甘肽、辅酶Q10等,确实有可能抑制过度、反而削弱抵御病毒细菌的能力。 3️⃣感染/发烧时不建议吃大剂量抗氧化剂 ✅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策略” ✅大剂量抗氧化剂(尤其是VC >1000mg)可能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抑制白细胞“杀敌”效果 ✅α-硫辛酸、虾青素等强抗炎补剂也可能干扰正常免疫激活过程 4️⃣肝肾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补剂叠加负担” ✅这类人对某些补剂的解毒/排出效率下降 ✅使用脂质体谷胱甘肽是相对更温和的选择 ✅强效脂溶性抗氧化物(如高剂量虾青素、VE)需要谨慎 5️⃣“周期性服用” vs “每天都吃” ✅适合大多数免疫差的人:吃1个月、停1–2周,避免“持续高压干预” ✅对身体是一种“休养+刺激交替”的模式,更利于长期代谢适应 6️⃣补剂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 ➡️举一个例子: ✅α-硫辛酸 + 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能增强降糖效果,有低血糖风险 ✅辅酶Q10可能轻微影响抗凝药(如华法林)的作用 ✅高剂量抗氧化剂与某些药物一起用,可能干扰代谢或抗炎反应 📚对大多数“免疫不稳”人群来说,核心原则:抗炎不是越狠越好,免疫是需要平衡而不是压制的。饮食结构及间歇性断食对降低身体炎症有着重大影响。在我账号主页有置顶笔记,可以帮助搜到相关信息;还有些简洁服用抗炎补剂的“实用原则”可作为参考 - 笔记上方附图。 🐰身心灵健康俱乐部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抗炎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