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从智驾转向向安全,电池不准着火成为底线,甚至不少车企重新押注内燃机市场。原因是即使是固态电池也无法保证不着火。 2022年,巴黎公共交通运营商在发生两辆电动公交车起火事件后暂停了149辆电动公交车的运营。公告显示,该公司所采用的电芯采用磷酸铁锂(LFP)作为正极材料,锂金属作为负极材料,电池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全固态电池,不含液体成分、镍或钴”。 还有研究机构比较了全固态电池、正极添加液体电解质的固态电池以及传统液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结果发现,当出现外部异常发热时,含有少量液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的发热量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要小,但仍然比全固态电池要大。在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释放的热量仅取决于电池容量。鉴于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产生的热量可能会更大。标准锂离子电池的典型热失控温度约为1000-1200°C,但在研究中发现,固态电池的温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上升到近1800°C。 固态电池仍处于开发阶段,但重要的是它们可能总体上更安全。然而,没有任何电池系统可以说是100%安全的。因此,必须提供最后一层热管理和阻燃材料,以减缓火势从包装蔓延到周围区域。 电动汽车使用的有些材料不太可能承受 1500°C 以上的温度,但最终目标不一定是阻止火势蔓延,而是尽可能地减缓火势蔓延。电池没有百分百不着火的可能性,最终只能将火势控制的慢一点。
被吹上天的新能源固态电池,始终无法量产,主要有这3个原因:1.为啥这么多人说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