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冯运修刺杀汉奸后,被日军包围!他掏出手枪,摸到厨房烧毁了机密文件,就

秋水共长 2025-05-10 21:41:02

1940年,冯运修刺杀汉奸后,被日军包围!他掏出手枪,摸到厨房烧毁了机密文件,就当他想殊死一搏时,日伪队长却拿他父亲做挡箭牌…… 1940年夏天,北平城里发生一桩轰动全城的大事。 大汉奸吴菊痴刚做完演讲坐上黄包车,后头就跟着个不起眼的年轻小伙。 要说这小伙子的身份可透着蹊跷——他亲舅舅在伪政府当大官,自己却是个实打实的抗日分子。 那天日头毒得能晒化柏油路,两辆黄包车一前一后拐进宣武门大街。 前头车上的吴菊痴正拿手绢擦汗,后头车里的小伙子突然掏出家伙。 "砰砰"两声脆响,子弹穿过后脑勺,这个给日本人当走狗的大汉奸当场就见了阎王。等巡警闻声赶来,只见车夫抱着头蹲在路边打哆嗦,哪还有凶手的影子? 要说这小伙子可不简单,冯运修那年刚满十九,搁现在就是个高中毕业生。 别看他长得斯斯文文像读书人,早在三年前就加入了抗日锄奸团。 白天在学校念书,晚上跟着组织搞破坏,愣是练出了百步穿杨的枪法。最绝的是他借着舅舅的关系,三天两头往日军营地跑,那些二鬼子还当他是来串门的少爷羔子。 冯运修这手灯下黑的把戏玩得确实漂亮,日伪军把北平城翻了个底朝天,连刺客的影子都没摸着。 可俗话说得好,纸里包不住火。叛徒出卖了抗团名单,日本人顺着藤摸到冯家宅子。那天半夜三更,几十号日伪军把院子围得铁桶似的。 冯运修耳朵尖,听见院墙外头有动静。他光着脚摸到厨房,把抗团的机密文件往灶膛里塞。 火苗子窜起来的时候,外头已经传来砸门声。要说他这时候要跑也不是没机会,可灶膛里的文件还没烧干净呢。冯运修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文件要是落到日本人手里,得牵连多少弟兄? 等特务们破门而入,正瞅见冯运修拿枪指着他们。要说这小子真是个硬骨头,七八个特务愣是近不了身。 眼瞅着要吃亏,带头的日伪队长使了个损招——把冯老爷子推到前头当肉盾。冯运修扣扳机的手指头当时就僵住了,这当口一颗子弹打他腰眼上穿了进去。等特务们扑上来,灶膛里早烧得只剩灰了。 后来听街坊说,冯家小子被抬走的时候浑身是血,半道儿就断了气。日本人本想拿他杀鸡儆猴,没成想碰上个宁折不弯的主儿。 要不说老天有眼,那些年北平城里锄奸的案子一桩接一桩,汉奸们出门都得绕着胡同走。 这些年提起冯家的事,老辈人还竖大拇指。要说冯运修这小伙子,真应了那句老话——虎父无犬子。 他爹冯大人在伪政府当差不假,可骨子里还是向着中国人的。 听说后来日本人要拿冯家老小开刀,冯大人暗地里使了银子,保下全家老小的性命。这事儿在当年也是段公案,坊间传得神乎其神。 前些日子翻报纸,看见2021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搞了个特展,里头就有冯运修的生平介绍。 展柜里摆着他用过的钢笔,还有张泛黄的毕业照。 要说现在的年轻人是真有心,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满了"少年英雄"、"民族脊梁"这样的话。 抖音上还有主播专门去冯家老宅拍视频,虽说院子早改成了大杂院,可那棵老槐树还在,枝桠子伸得老高,像要够着天上的云彩似的。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抗日战争年代 19岁中学生冯运修闹市一枪毙汉奸》(2020年8月15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官网《北平抗日锄奸团特展》(2021年9月3日) 北京晚报《宣南旧事:冯家老宅的前世今生》(2022年4月12日)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秋水共长

秋水共长

秋水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