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张大千散尽家财,弄到了三张飞机票,这架飞机,是最后一架前往我国台湾的

秋水共长 2025-05-11 02:49:00

1949年,张大千散尽家财,弄到了三张飞机票,这架飞机,是最后一架前往我国台湾的飞机,后来,我国多次邀请张大千回归,他始终无动于衷,继续自己的环球之旅! 1949年冬天,成都,张大千站在自家院子里急得直搓手,他刚从台北办完画展回来,发现世道说变就变,跟川剧变脸似的快。 要说这张大千最宝贝的东西,还得数他那二百多幅敦煌壁画临摹作品。 早年间他带着徒弟在敦煌住了快三年,白天举着油灯在洞窟里描画,晚上睡在漏风的土炕上。 为了这些画,他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五千两黄金的债,真应了那句老话"艺痴者技必良"。 眼瞅着局势越来越紧,张大千想起老相识张群。 这位西南地区的军政长官念着同乡情分,给他弄来三张飞台湾的机票,还特批能带八十斤行李。 可到了12月9号那天,新津机场乱得像锅煮沸的粥,当官的、有钱的都挤在停机坪上,个个怀里揣着金条银元。 张大千带着家小赶到时,正好碰上空军司令徐焕昇在指挥撤退。 要说还是文化人吃香,有个姓陈的中校参谋认出了这位大胡子画家,听说他是从敦煌抢救文物来的,二话不说就帮着搬画箱。 可等到要登机时麻烦来了——飞机装得太满,阎锡山那几个大官随身带着两箱黄金,压得飞机翅膀直打颤。 这时候教育部的杭立武站出来了,这人把自己二十两黄金的家当扔下飞机,腾出地方给张大千装画。 不过他留了个心眼,让张大千立字据保证将来要把画捐给故宫。 后来张大千真没食言,十三年后把这些敦煌临摹画交给了台北故宫,这桩事成了文化界的美谈。 要说这些画还真给张大千长脸,1956年在日本展览时,那些敦煌菩萨像把东洋人看得目瞪口呆,后来传到欧洲美洲,洋人们这才知道中国画的厉害。 靠着这些宝贝,张大千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成了国际公认的艺术大师。 时间来到2023年春天,台北故宫办了场大阵仗的敦煌特展。 展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当年那批临摹壁画,每幅画旁边都贴着"张大千捐赠"的标签。 参观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个老爷子指着画说:"这些可都是救命飞机上抢下来的,当年差点就跟着黄金沉到海里喽。" 故宫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批画现在成了镇馆之宝,每年要轮流展出三个月。 最近还搞了数字化工程,说是要把每幅画都扫描成高清电子版。 网上还能看到张大千当年立的捐赠字据,纸都泛黄了,可毛笔字依然力透纸背。 要说张大千的后人,如今主要在巴西和美国定居。 前两年他孙子在采访里说,老爷子晚年常念叨敦煌的月光,说比哪儿的都亮。 去年有个拍卖会上,张大千的泼墨山水拍出三亿天价,可要论文化价值,还得数那些从飞机上抢下来的敦煌画。 这事给后人提了个醒,乱世里头比黄金更值钱的是文化。 就像老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年那批人抢着带金条,现在谁还记得他们?倒是这些壁画,过了七十多年还在给人讲着老故事。 信息来源: 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张大千敦煌壁画特展》专题报道(2023年3月更新) 人民网文化频道《张大千艺术人生专题》(2022年9月15日发布) 香港《文汇报》艺术专栏《从敦煌到台北:张大千的守护之路》(2023年1月10日刊载)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人物档案·张群卷》(2021年电子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近现代艺术大师系列·张大千》(2023年5月更新)

0 阅读:0
秋水共长

秋水共长

秋水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