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 用。 这哪是收税?分明是21世纪的海上拦路抢劫! 咱们先算笔明白账,看看美国这 “买路钱” 到底有多离谱。他们把收费分了三档,刀刀都砍在中国航运的要害上。 中国企业自己拥有或运营的船最惨,每净吨要交 50 美元;就算船是其他国家运营的,只要是中国造的,要么按每吨 18 美元收,要么按每个集装箱 120 美元算,哪个多就按哪个收;就连运汽车的滚装船,每吨也得掏 14 美元。 别小看这些数字,一艘 10 万吨级的集装箱船,单次停靠美国港口就得交 500 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 3500 万!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任何一家航运公司来说,几乎相当于一个季度的利润没了。 更霸道的是,美国还定下了霸王条款:这笔钱必须在到港前三天通过他们财政部的平台交,少一分、晚一秒,船就别想靠港装卸货,只能在海上漂着喝西北风。这哪是办事流程?分明是逼着人交钱,不交就把路堵死,和过去拦路抢劫的 “此山是我开” 没两样! 最让人看不惯的是,这收费根本不讲道理,纯粹是针对性打压。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明年要多掏 32 亿美元,其中中国的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就得扛 15.3 亿美元,占了快一半。 反观其他国家的公司,马士基因为中国造的船少,只需要交 1750 万美元,韩国的长荣海运更是一分钱都不用多交。这明摆着就是把中国船企当 “冤大头”,专门挑软柿子捏,哪里有半点公平可言? 美国嘴上说要 “振兴本国造船业”,可这借口一戳就破。现在全球 53% 的新造船订单都来自中国船厂,美国自己造艘 10000TEU 集装箱船要 6 亿美元,中国只要 1.2 亿美元,成本是人家的 5 倍。 他们造不出便宜又好的船,不琢磨着提升自己的本事,反而靠抢别人的钱来 “补窟窿”,这算什么能耐?更讽刺的是,美国连军舰的零配件都得从印度买,而印度转头还得找中国企业外包,这样的造船实力,再怎么靠抢钱也扶不起来。 这抢劫行为不光坑中国企业,连美国自己人都得跟着倒霉。中国船东协会的专家算过,这新收费相当于给中美贸易额外加了 4% 的关税,最后肯定得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买单。 上海到洛杉矶的航线已经出现每柜 1000 美元的附加费涨幅,咱们出口的家电、电子产品成本涨了,美国老百姓买的时候就得花更多钱,这不就是把自己国家的通胀压力往大了推吗? 美国农场主更冤,他们 60% 的农产品都靠海运出口,成本一上升,利润就被挤没了,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普通农民。 更可笑的是,美国还特意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排除在外,不收这笔钱。这说明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离不开进口能源,不敢真的得罪运能源的船。 只敢欺负运货物、运汽车的船,这种欺软怕硬的样子,彻底暴露了他们 “抢劫” 的本质,只挑不影响自己核心利益的对象下手,根本不是什么 “维护安全”。 中国船企和货代公司已经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深圳有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说,现在天天接到电话,船东和同行都在问怎么应对,大家最怕的不是涨价,是没法预估风险。 船要是在公海上没及时交上钱,一船两千箱货就得空转,港口仓储费、滞期费天天涨,这些损失根本没法写进合同里,最后不知道谁来赔。 中远海运这样的龙头企业更是压力山大,想调整航线都难,只能硬扛着成本压力,而美国港口却因为大船绕行,吞吐量眼看着往下降,洛杉矶港 10 月的吞吐量预计要少 12%,港口工人都开始担心自己的饭碗了。 不过美国也别得意太早,他们刚宣布抢钱计划,中国不到 24 小时就亮出了反制手段。9 月底咱们就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说了谁要是敢搞歧视,咱们就对等收费、限制港口准入。 紧接着,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又对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这些都是美国高端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的 “命门”。 美国汽车业今年 6 月就因为稀土短缺差点停产,现在没了中国的材料,他们的新能源汽车计划只能泡汤,这就是抢我们的钱,就得付出的代价。 美国这就是典型的霸权逻辑:自己没本事竞争,就靠耍无赖抢钱;觉得能掐住别人的贸易通道,就为所欲为。 可他们忘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欺负的样子,你敢在海上设卡抢劫,我们就有本事让你在产业链上吃瘪。 这 3500 万的 “买路钱”,看似是抢了中国企业的钱,实则是在透支美国自己的信誉,破坏全球的贸易规则。 这种 21 世纪的海上拦路抢劫,注定不会得逞。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手段反击,美国的算盘再精,也算计不过市场规律和公平正义。 等到他们自己的企业扛不住了,老百姓怨声载道了,就该明白:抢劫这条路,从来都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