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40艘大单直接砸向中国,年初韩国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的订单,韩媒马上狂欢,还扬

40艘大单直接砸向中国,年初韩国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的订单,韩媒马上狂欢,还扬言“重夺第一”,结果得意劲儿还没捂热,就被泼了盆冷水。   今年1月,全球船舶订单按统一标准核算有146万吨位,韩国造船业像是踩了“油门”似的,一下就抢下90万吨的份额,占比直接飙到62%。咱们当时只拿到27万吨,占比19%。   这数据刚一公布,韩媒瞬间就炸了锅,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网上网下全是“重夺全球第一”的欢呼,街头巷尾的新闻屏幕都在循环播放这个“捷报”。   在专家的访谈里更,是把韩国造船业吹上了天,一会儿说“技术碾压中国”,一会儿又畅想“未来垄断全球市场”,那股子得意劲儿,恨不得把“我们最牛”四个字贴在脑门上。   可没等韩国这边的庆祝劲儿过去,剧情就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到了2月的时候,全球航运圈的“大哥”马士基率先行动,直接带着团队找上了中国的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等三家船厂。刚开始只是询价,结果洽谈时中国船厂拿出的船舶设计方案、工期规划还有成本控制细节,让马士基团队频频点头。   一番沟通下来,他们先敲定了12艘15000吨位的船舶订单。可能是越聊越觉得中国船厂靠谱,马士基紧接着又追加了28艘,40艘大船就这么稳稳当当地落在了中国企业手里。到了10月,马士基更是急着又加急敲定12艘,单是这些合同的金额就有25到28亿美元。   这一连串操作下来,韩国造船业的热情被浇了个透心凉,之前那些“狂欢”的声音一下子就没了踪影。   说句实在话,中韩造船业的体量差距就摆在那儿,真犯不着为一时的订单数字急吼吼地争“第一”。论技术,两国本来就没有啥代差,甚至在高端船舶制造的一些关键环节,韩国还隐隐有些跟不上咱们的脚步。   咱们的造船业可不是光靠运气,背后有完整的产业链撑着——从特种钢材冶炼到核心设备配套,国内都能一站式配齐,不用看别人脸色怕“卡脖子”。   而且咱们还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托底,加上这些年在全球客户里攒下的“靠谱”口碑,订单自然会找上门。   韩国造船业与其把精力花在喊口号、比数字上,倒不如先沉下心把手里的订单好好做完、做好。造船业可不是比谁一时订单多,拼的是长期的品质口碑和按时交付的硬实力。   咱们这些年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管是大型集装箱船还是LNG船,都能保质保量按时交船,靠的就是“靠谱”这两个字。   韩国要是真想来较量,不如先把自家的交付效率提一提,把技术创新的短板补一补,不然光靠一时的订单优势就狂欢,那终究是镜花水月。   毕竟市场和客户的眼睛是雪亮的,谁真有实力,订单自然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