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害怕俄罗斯报复,3000亿冻结资产无人敢动!特朗普更是声明没参与。 先搞清楚

害怕俄罗斯报复,3000亿冻结资产无人敢动!特朗普更是声明没参与。 先搞清楚这 3000 亿美元到底是怎么来的。2022 年俄乌冲突升级后,美西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单边制裁清单,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存放在海外的外汇储备、俄罗斯企业和富豪在欧洲的资产。 其中,约 2100 亿美元是俄罗斯央行的外汇资产,主要存在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央行和国际清算银行;另外 900 亿美元是俄罗斯富豪的私人资产,包括伦敦的豪宅、苏黎世的银行存款、意大利的游艇和法国的酒庄等。 这些资产被冻结后,既不能动用,也不能转移,就像被锁进了 “金融保险柜”,可随着冲突持续,怎么处理这笔钱成了欧盟绕不开的难题。 欧盟最早的想法是 “曲线援乌”。今年 9 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把俄罗斯央行资产产生的利息拿出来,成立 “乌克兰重建基金”,初步估算每年能有 30 亿欧元左右的收益。这个提议一开始得到德国、波兰等 “挺乌派” 国家的支持,德国总理朔尔茨甚至公开表示 “要用俄罗斯的钱帮乌克兰重建”。 可真要推进时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 这些资产存放在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利息分配涉及各国法律,比如德国央行持有的俄罗斯资产,利息处置需要德国议会批准;比利时的国际清算银行则表示,未经俄罗斯同意,动用利息违反国际法。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早就放话,要是欧盟敢动这笔钱,就会没收欧盟企业在俄的资产,像壳牌、道达尔在俄罗斯的油气项目,总价值超过 400 亿美元,比欧盟能拿到的利息多得多。 法国和意大利的反对态度最坚决。法国财长勒梅尔直言,冻结资产是 “为了施压俄罗斯停火”,不是 “用来给乌克兰买单”,而且法国国内有不少企业在俄有业务,比如欧莱雅、达能,要是俄罗斯反制,这些企业损失会很大。 意大利更担心能源安全,毕竟意大利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还占 15%,虽然比冲突初期的 40% 降了不少,但冬天取暖还得靠它,要是因为资产问题跟俄罗斯闹僵,断了气可就麻烦了。 欧洲央行也泼了冷水,在 10 月底的报告里说,动用冻结资产会让各国对欧盟金融体系失去信任,以后谁还敢把外汇储备存在欧元区?这对本就疲软的欧元汇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俄罗斯的反制措施更是让欧盟不敢轻举妄动。今年 8 月,俄罗斯已经通过《反制裁法》,明确规定要是美西方敢挪用冻结资产,俄罗斯就有权没收对方在俄的资产,还能限制欧盟企业的资金出境。 之前俄罗斯就没收过美国宝洁在俄的工厂、丹麦嘉士伯的啤酒厂,让这些企业损失惨重。11 月初,俄罗斯外交部又放出狠话,要是欧盟动用央行资产,就会停止向欧盟出口钯金、镍等战略金属 —— 要知道,俄罗斯的钯金产量占全球 40%,是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关键原料,欧盟汽车产业本来就因为芯片短缺头疼,要是再没了钯金,估计得有一半车企停产,这种代价欧盟根本承受不起。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让欧盟很尴尬。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都明确表示,反对单边制裁和冻结他国资产,认为这破坏了全球金融秩序。联合国贸发会议还专门发布报告,指出美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 “开创了危险先例”,可能导致更多国家把外汇储备从欧美转移到其他货币或资产上,比如人民币、黄金。 就连美国的盟友日本都在观望,虽然日本也冻结了俄罗斯约 300 亿美元资产,但一直没敢跟欧盟一起讨论 “动用利息” 的事,怕影响自己在亚洲的金融信誉。 更棘手的是法律层面的麻烦。俄罗斯央行早就把欧盟告上了欧洲人权法院,要求解冻资产,理由是 “冻结行为侵犯了国家财产权”。 欧洲人权法院虽然还没宣判,但不少法律专家认为,欧盟要是单方面动用资产,很可能会败诉,到时候不仅要解冻资产,还得赔偿俄罗斯的损失。 而且,欧盟内部也有企业担心被牵连,比如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这些银行持有大量俄罗斯资产,要是卷入法律纠纷,股价可能会暴跌,甚至引发挤兑风险。 现在欧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动这笔钱,乌克兰那边催着要援助,国内民众也会质疑 “制裁没效果”;动了这笔钱,又怕遭俄罗斯反制、引发法律纠纷,还会损害欧盟的金融信用。 11 月 6 日,欧盟外长会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结果吵了 6 个小时也没达成一致,最后只能决定 “先成立工作组研究法律风险”,把问题又往后推了。可乌克兰等不起,俄罗斯也不会坐视不管,这笔 3000 亿美元的 “烫手山芋”,恐怕还得让欧盟纠结好一阵子。 信息来源:欧盟就俄罗斯冻结资产处置展开磋商,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