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机器人,哪里就有观众。11月7日下午,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北京展区前,一个仿生机器人随着观众的挑逗,完成了张嘴、扭头、眨眼的互动。

11月7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北京展区,观众与仿生人“小诺”互动。新京报记者张建林摄
它是仿生人“小诺”,由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小诺”是全球首款在标准人头尺寸内实现技术突破的可量产仿生机器人,也是目前全球自由度最高的量产型仿生机器人产品。
他告诉记者,仿生人“小诺”采用创新的驱动算法,能够呈现高度拟人化的面部表情,并支持远程实时人脸跟随控制,实现操作者表情与机器人动作的精准同步。
“小诺”忙着互动,它隔壁的另一个机器人“小盖”正忙着给观众取咖啡。“小盖”(Galbot)由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制造,它看上去好像只有一条腿。
现场工作人员解释,它是一款轮式、双臂、身体可折叠的人形机器人,将两条腿合并为一条具有更高稳定性和运动效率的折叠腿,配以360°全向移动轮式底盘,使得身高1.73米的Galbot向上摸高能及2.4米,俯身触地可覆盖一定范围,从而实现超大工作空间。

11月7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北京展区,人形机器人“小盖”在为观众取咖啡。新京报记者张建林摄
目前,Galbot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对随机堆放、从未见过物体的精准抓取,即使面对透明、高光物体,抓取成功率也能超过98%。它还进一步掌握了开柜子、开抽屉、晾衣服等泛化技能,展现出通用操作能力。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上,银河通用还荣获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是具身智能领域唯一获奖企业。
在现场,除了机器人外,记者还看到了北京老字号“北冰洋”“红星二锅头”。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杨佳音告诉记者,北京展区由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携首都信息等20余家现代科技企业和传统老字号企业,齐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
据她介绍,北京展区以京杭大运河文化的千年发展繁荣为主线,以“AI北京”为核心元素,刻画现代科技与古都文化交相辉映的时代图景。现场设置了“京韵非遗·数赋新篇”“京华文蕴·云聚科创”“千年漕脉·智联古今”等主题展区,网、云、数、智前沿技术联动传统文化内容,协同构建了沉浸式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