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想,一个敢干!沙特再求中国,签上万亿大单! 最近,中沙之间又签下了重磅合作大单,金额之高令人咋舌,许多人只看到了电站、铁路这样的基础设施,但其实,这场横跨亚欧的深度联合,早已成为沙特经济转型、全球合作新范式的关键支点。 说真的,好多人一提中沙合作就只想到电站、铁路这些看得见的基建,其实真不是这么简单,这合作深了去了。 就拿 2025 年 5 月那次在北京的论坛来说,一下子签了 57 个协议,140 亿里亚尔折合 37 亿美元,全是农业、水资源、粮食安全这些跟民生饭碗直接挂钩的事儿,沙特那边粮食自给率不高,跟中国合作正好能补上这块短板,这可不是单纯盖房子修铁路能比的。 再看 10 月份,中企还跟沙特签了 10 万套住房的合作计划,同时还有个 5 亿美元的铝业合资项目,在利雅得建中东最大的铝深加工基地,能产光伏边框还能造住宅模块,一下子就把制造业和新能源都串起来了,1800 多个就业岗位就这么出来了。 沙特现在一门心思要搞 “2030 愿景”,说白了就是不想再靠石油吃饭,得把经济搞多元化。中国恰恰能帮上这个忙,咱不是光给它盖楼,是帮它建产业、造饭碗。 以前沙特只有石油,挖出来卖了就算完,现在跟中国合作搞铝深加工,把原铝变成高附加值的产品,还能供应光伏产业,这都是在帮它搭新的经济支柱。 还有能源领域,也不只是卖石油了,双方现在一起搞光伏、绿氢这些清洁能源,沙特光照足,中国有光伏技术,凑一块儿就能干成事儿,这都是沙特转型最需要的东西,中国给的全是它急着用的真家伙。 更关键的是,这合作早就不是一买一卖的简单生意,已经成了全球合作的新样子,以前有些大国跟中东合作,不是盯着石油就是附带一堆政治条件,咱中国不一样,跟沙特是实打实的互利共赢。 就像金融领域,两国央行早就签了本币互换协议,沙特现在对原油交易用人民币结算都持开放态度,不用再绕着美元转,这一下就把合作的韧性提上去了。 沙特的公共投资基金还跟中国六家银行搞了 500 亿美元的联合投资,不只是中国去沙特投钱,沙特也来中国找机会,这种双向的投入,比单方面援助靠谱多了。 而且这合作还能带动产业链,不是孤立的项目,国王港那个项目就是例子,中国企业从零开始建,造出中东最大的干船坞,还装了全球最大的升船机平台,一下子就帮沙特建起了海洋工业的底子,整个项目能拉动 170 亿美元经济,创造 8 万个岗位。 现在中资企业在沙特都 246 家了,占了中东投资的 43%,从基建到科技再到农业,全链条都扎进去了。 这种合作模式,不搞单边主义,不搞零和博弈,就是一起把蛋糕做大,给其他国家立了个好榜样。 高层对这事儿也特别重视,2025 年 10 月底国家副主席还去沙特访问,跟沙特王储聊得特别深入,双方都想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这些新领域接着深化合作。 沙特官员自己都说,中国是实现他们 2030 愿景的关键。 这可不是客套话,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和资金,沙特有资源和转型的决心,双方需求正好对上了。 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好多国家都在搞保护主义,中沙这种合作就显得更重要了,两国都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一起在多边平台上维护贸易规则,反对单边主义,给不稳定的全球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这种 “能源 - 科技 - 金融” 拧在一起的合作模式,不只是帮沙特转型,更是给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打了个样,证明国家之间合作不一定非得看别人脸色,平等互利就能干成大事儿。 所以说,那些只盯着基建的人是真没看明白,这合作的核心是帮沙特换赛道,是创造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这可比建几条铁路、几个电站的意义大多了。 双方这是奔着长期共赢去的,既解决了沙特的转型难题,也让中国的技术和产能有了新市场,还能带动全球合作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走,这才是最厉害的地方。 信源:财联社——《沙特红海项目共授出 61 亿美元合同,打造奢华旅游胜地明年开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