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从北京传来: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先生悄然离世,这位守护了14亿国人半生安宁的"空中盾牌缔造者",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事业。 2025年11月,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从北京传遍全国: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核心研发者、隐姓埋名六十载的“大国盾牌缔造者”张福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6岁。 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直到2022年相关领域保密信息部分解密,人们才第一次知道,这位默默耕耘数十年的科学家,正是为我们筑起“空中盾牌”的幕后英雄。他用一生的坚守,为14亿国人撑起了半生的安宁,如今却带着对防空事业的眷恋,永远离开了他奋斗终身的岗位。 在2022年之前的数十年里,张福安的姓名一直被印在保密文件的扉页,他的身影则穿梭在西北沙漠的试验场和堆满图纸的实验室。 1992年,38岁的张福安接过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的重担,彼时我国防空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面临着技术封锁和外部压力的双重挑战。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科研攻关中,把家安在了离试验场最近的临时宿舍,常常几天几夜不离开实验室,连家人都难得见他一面。 防空武器系统研发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雷达探测、导弹制导到火力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张福安带领团队从基础理论研究做起,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 在雷达系统研发中,为了提高对低空目标的探测精度,他和团队反复调整参数,在沙漠里顶着烈日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皮肤被晒得脱了几层皮; 导弹发动机性能不稳定,他带领技术人员吃住在车间,逐件排查零件,最终解决了推力不足的难题。那些年,试验场的风沙、实验室的灯光,成了他最熟悉的陪伴。 2010年,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首次公开亮相,其优异的性能震惊了世界——它不仅能同时跟踪多个空中目标,还具备抗干扰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有效填补了我国中远程防空领域的空白。 当外界惊叹于这款武器的先进时,很少有人知道,张福安和团队为此付出了18年的青春。在一次采访中,他曾轻描淡写地说:“防空武器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多努力一分,国人的安全感就多一分。”这句简单的话,承载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即便在年过六旬后,张福安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牵头开展第四代防空武器系统的预研工作,还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科研人员。 他常对团队里的年轻人说:“科研不能怕吃苦,更不能怕失败,咱们多走一步,国家的防空网就更牢固一步。”在他的培养下,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迅速成长起来,接过了守护“空中盾牌”的接力棒。 张福安先生走了,但他留下的不仅是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更是一种默默奉献、为国担当的精神。 那些他曾守护过的蓝天,那些他为国人筑起的安宁,都将成为他留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遗产。如今,当我们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时,不该忘记像张福安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是他们在看不见的战场默默奋斗,才换来了我们看得见的安稳。 向这位“空中盾牌缔造者”致敬,他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被国人铭记。 官方信源: 澎湃新闻 京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