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白色SUV斜横在绿化带里,前保险杠碎成拼图,不远处铺着一张白布,布角被风掀起,露出一只小小的运动鞋,鞋带还系着蝴蝶结。旁边大妈带着哭腔:“作孽啊,才八岁,说没就没了。” 现场交警嗓门嘶哑地喊“让一让”,可谁肯动?我顺着缝隙往前蹭,看见一位阿姨扑通跪在地上,手里拎着两袋刚买的橘子,橙子咕噜噜滚了一地。她没管,就盯着白布,手悬在半空,抖得跟筛糠似的。有人小声说:“孩子妈来了,刚下班,地铁上接到电话,疯了似的跑回来。”我这才反应过来,地上那只小手,是阿姨的女儿。 围观群众自动让出一条缝,但没人敢搭话。阿姨先是轻轻喊了句“宝贝”,像平常接孩子放学那样,声音温柔得能掐出水。白布没回应,她又叫了一声,这回拔高了八度,尾音劈叉。交警别过脸,协警红着眼去扶她,她一把甩开,整个人扑过去,掀布的手却停在半空——估计怕看到最糟的那幕。风不凑趣,呼啦把布吹开,孩子的小胳膊小腿全露在外头,皮肤在路灯下白得刺眼,肘弯还沾着粉笔灰,估计是放学路上还在地上画过房子。 阿姨忽然就不嚎了,整个人像被抽掉电的机器人,直挺挺跪下,把孩子冰冷的小手贴在自己脸上,来回蹭,嘴里叨叨:“妈妈热了,给你暖暖,咱们回家吃炸鸡翅好不好?”旁边小卖部老板递来一瓶矿泉水,她反手推开,水砸在地上,溅湿一片。老板叹气:“最后一面,总得让人哭出来,憋着要出人命的。” 我注意到肇事司机——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靠着车门,手机亮着,屏幕停在导航界面,目的地写着“XX幼儿园”。他脸色比纸还白,嘴唇抖半天挤出一句“我……我没看见,她突然冲出来”,声音比蚊子还小。围观的大哥当场炸了:“没看见?你眼珠子喘气的?限速三十你开七十!”说完就要上前,被交警拦腰抱住。小伙扑通也跪了,方向却是冲着孩子,哐哐磕头,额头见血。阿姨抬头看他,眼神空洞,像看一棵电线杆,没哭没骂,只轻轻把孩子鞋上的土拍掉,再把白布一点点盖回去,动作轻得像怕吵醒午睡的娃。 救护车呜哇呜哇赶来,医生蹲下去检查,起身时冲交警摇了摇头,意思再明显不过。护士拿来蓝色一次性床单,阿姨却死死攥着白布不撒手,嘴里念叨:“她怕冷,昨晚还跟我抢被子。”僵持了五分钟,医生叹气:“让孩子妈再陪两分钟。”现场瞬间安静,只剩快门咔嚓和远处不知谁家在放《孤勇者》,歌词“爱你孤身走暗巷”飘过来,讽刺得扎心。 时间像被拉长的橡皮糖,终于阿姨松开手,身子一歪,整个人瘫进交警怀里。辅警趁机把白布四角扎紧,抬上担架。担架路过司机旁边时,阿姨突然伸手,不是撕打,而是轻轻抓住小伙的衣领,用沙哑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你也有妈妈,对吗?”小伙瞬间崩溃,鼻涕眼泪糊一脸,跪在地上不停扇自己耳光,啪啪作响。交警怕出事,赶紧把他塞进警车。 人群慢慢散了,大妈们音响里换回《酒醉的蝴蝶》,却没人跳。扫地大爷拿大扫帚把玻璃碴子拢成一堆,嘴里念叨:“这摊血得冲干净,明天孩子同学还要路过。”我脚边滚落的橘子被踩得稀烂,像一地小太阳。抬头看,阿姨被扶上警车,背影佝偻成问号,手里只剩一只空塑料袋,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无声的控诉。 后来听邻居说,小姑娘期末考了双百,跟妈约好吃火锅庆祝;司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天第一次开家里的车来接妹妹,脚一抖踩错了。两条平行线就这么撞成悲剧。夜里两点,我刷到阿姨微信头像——原本是孩子扮蜘蛛侠的搞怪照,现在换成了全黑。朋友圈只有一行字:宝贝,妈到了,可你还是一个人走了。配图是那只系着蝴蝶结的小运动鞋,静静躺在马路沿,鞋带散了一半。来源:百姓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