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德国发布:“中国再次取代美国” 据德新社11月19日报道,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德国发布:“中国再次取代美国” 据德新社11月19日报道,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再次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德中两国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0.6%,达到1859亿欧元(约合2154亿美元)。 别小看这0.6%的增长,在全球贸易动不动“踩刹车”的当下,能稳住还往前挪步,本身就说明门道不一般。 以前德国跟美国走得近,很大程度是因为两边产业能对上,但最近几年情况变了。就说德国的王牌产业汽车,2024年他们对华出口的汽车有19.3万辆,算下来差不多100亿美元,占了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23%,听着不少,但比起前些年已经少了一截。大众汽车在华销量更是掉到220万辆,比2023年降了近9%,说到底还是咱们的新能源汽车起来了,德国传统燃油车的优势没那么明显了。 汽车出口少了,中德贸易额反倒没跌。秘密就在“互补”这两个字上。德国车企虽然整车卖得少了,但从中国买的汽车零部件一点没减,2024年光这一项就买了五十多亿美元,像汽车玻璃、变速器这些关键部件,咱们的供应又稳又靠谱,成了德国车企的“后勤保障”。反过来,咱们从德国买的高端机械、化工设备也没断档,毕竟这些领域德国的技术还是硬通货。这种“你缺的我补上,我要的你有货”的默契,可比单纯的买卖关系结实多了。 美国那边,为啥就被挤下来了?不是美国的东西不好,而是没踩准德国当下的需求。美国对德出口里,能源占了不小比例,可最近两年国际能源价格忽高忽低,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一波动,德国就不得不找更稳的供应源。 美国的产业重心往“本土回归”偏,对欧洲市场的适配性反而弱了。比如德国现在急着搞能源转型,需要大量的光伏组件、储能设备,这些恰好是咱们的强项;而美国在这些领域的产能还没跟上,等他们把货造出来,咱们的产品早就稳稳占住市场了。 还有个细节特别能说明问题。2024年全球供应链都在“求稳”,不少国家的港口、物流都出过岔子,可中国的供应链硬是扛住了。德国的中小企业特别吃这一套,他们做精密零件出口,就怕交货延迟,而中国的物流链能把交货时间卡到“分秒不差”,光这一点就比美国的“随缘式供应”靠谱。有德国商家私下说,跟中国做生意,合同签完就不用太操心,这种安全感比临时压价管用多了。 其实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坐上这个位置,之前就有过几次交替,但这次不一样。以前多少靠点“量大”,现在是靠“质优+适配”。咱们出口的不再只是衣服、玩具这些轻工业品,2024年对德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设备都在涨,甚至有不少德国家庭开始用咱们的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这些接地气的产品,正好戳中了德国消费者的需求,比美国那些“大而全”却不实用的产品更受欢迎。 美国那边估计有点坐不住,但这真不是中国抢位置,是德国商家用订单投了票。生意场上从来都是“用脚投票”,谁能解决实际问题、谁能保持稳定合作,谁就能站稳脚跟。中德贸易这1859亿欧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工厂的机器轰鸣,是无数条物流线的日夜奔波,更是两个制造业大国的相互需要。 以后这种“中国取代美国”的消息,可能会越来越常见。毕竟咱们的产业一直在升级,德国的需求也在变,而美国要是还抱着老思路不放,被超越只会是常态。说到底,贸易的本质就是“各取所需”,中国接住了德国的需求,自然就接住了这份“最大贸易伙伴”的信任。 下次美国再想抢回位置,光靠喊口号可不行,得看看德国货架上到底缺啥,老百姓真正要啥,毕竟生意场上,实力和需求才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