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硬派外观 + 经济油耗!捷途山海 T1 让 15 万预算不纠结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选车往往陷入两难:日常通勤需要经济舒适的城市 SUV,周末想探索郊外又渴望一台能应对复杂路况的硬派车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选车往往陷入两难:日常通勤需要经济舒适的城市 SUV,周末想探索郊外又渴望一台能应对复杂路况的硬派车型,而预算卡在 15 万左右,很难找到一台能兼顾所有需求的车。最近混动车市场中,“方盒子” 造型的 SUV 逐渐成为热门,不少车型将硬派外观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但部分产品要么只注重颜值缺乏实质性能,要么定价偏高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捷途山海 T1 的出现,尤其是四驱探索版和四驱发现版,以 “15 万级三电机四驱方盒子” 的定位进入市场,恰好瞄准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台车能否真正实现 “可城可野” 的全能表现?日常驾驶与户外出行的体验是否能达到预期?安全防护又有哪些扎实配置?今天我们就跳出营销宣传,从产品实际表现和参数细节出发,全面聊聊捷途山海 T1。

作为一款主打多场景使用的车型,捷途山海 T1 在城市通勤与户外出行的平衡上做了不少努力,实际表现也展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在城市使用场景中,它的 CLTC 纯电续航达到 226km,对于每天通勤距离 50 公里以内的用户来说,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纯电行驶需求,用车成本相对经济。同时,其综合续航超过 1500km,百公里馈电油耗为 5.89L,这样的续航和油耗数据,对于一台四驱硬派风格的 SUV 来说,表现值得肯定。更实用的是,它配备了 2.2kW 和 6.6kW 的内外放电功能,周末露营时,连接电磁炉、咖啡机、投影仪等设备都无需担心供电问题,24 小时驻车空调还能提升户外体验的舒适度,让露营更加惬意。

座舱的舒适性与便利性也充分考虑了日常使用需求。车身尺寸为 4706mm1967mm1845mm,轴距达到 2810mm,这样的尺寸为车内提供了充足的乘坐空间。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形成纵深 2 米的纯平空间,无论是长途旅行中临时休息,还是装载大件物品,都能满足使用需求。车内设计了 45 处储物空间,后备箱还带有 45L 的下沉式储物格,各种随身小物件和露营装备都能找到合适的存放位置。座椅采用 10 层结构的舒云座椅,搭配高密度与高回弹海绵组合,支撑性与舒适性表现不俗。主驾配备通风、加热、电动调节功能,副驾还设置了腿托,配置表现较为贴心。

在健康与座舱静谧性方面,捷途山海 T1 也有针对性的设计。座椅表层采用 PU 云肤革,添加了蚕丝、大豆等天然蛋白处理剂,宣称不含甲醛溶剂,可满足婴幼儿直接皮肤接触的需求,对有孩子的家庭较为友好。NVH 方面,全车配备 5 块双层隔音玻璃,分布了 68 处隔音材料,实验室测试静音表现≤30 分贝。同时,“四门车窗 + 前风挡” 均采用双层夹胶玻璃,不仅能提升隔音效果,还能隔绝 99% 的紫外线,防晒表现达到 SPF100 标准,为驾乘人员营造了安静、舒适且健康的座舱环境。

而在户外出行场景中,捷途山海 T1 的通过性参数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接近角 28°,离去角 29°,离地间隙 200mm,涉水深度 600mm,爬坡度 100%,可通过交叉轴落差 0.6m,这些数据让它能够应对郊外常见的非铺装路面、浅滩、陡坡等复杂路况。配合其四驱系统和相关配置,在轻度越野场景中,能够提供足够的通过能力,满足大多数用户周末探险、郊外穿越的需求。

要实现 “可城可野” 的全能表现,核心动力系统是重要支撑。四驱系统作为越野性能的关键,捷途山海 T1 采用了 P1+P3+P4 的三电机布局,这种结构与市面上部分基于发动机加前后电机组合的四驱系统不同,分工更加明确。P1 电机专门负责发电,与发动机相连,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P3 电机驱动前轮,P4 电机驱动后轮,这种设计使得无论电池处于满电还是馈电状态,前桥和后桥都能获得独立电机驱动,保证了四驱系统的持续有效性。在越野或湿滑路面行驶时,这种结构能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四驱失效的情况,为行驶安全提供了硬件基础。

动力性能方面,捷途山海 T1 的系统综合功率为 435kW,峰值扭矩 840N・m,轮端扭矩可达 7400Nm,这样的动力参数与部分豪华品牌大排量发动机处于相近水平。实际驾驶中,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5.5 秒,动力响应时间小于 200 毫秒,充足的动力储备不仅能在野外脱困时提供强大牵引力,在城市道路行驶时,红绿灯起步、高速超车等场景中,也能提供顺畅的动力输出,带来不错的驾驶体验。

这套动力总成属于捷途鲲鹏超能混动 C-DM 系统,其中 1.5TD 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 44.5%,在行业内处于较好水平。混动专用变速箱与 P4 电机的功率、扭矩表现也较为均衡。此外,其 AI 智控保电管理系统发电效率超过 95%,1 升油可发电 3.3 度,在长途自驾或户外用电需求较大的场景中,能智能维持电池电量,避免出现有油没电的情况。搭配可实现后桥车轮 100% 扭矩输出的电控牙嵌式差速锁,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脱困能力。

越野性能之外,安全防护是硬派风格车型的另一核心需求。捷途山海 T1 提出 “磐石车身” 的设计理念,在车身结构与防护配置上做了不少投入。车身采用笼式设计,高强度钢使用率超过 80%,其中超高强度钢占比达到 55%,车顶静态承载能力为 300 公斤,相当于四名成年人的重量,为车身强度提供了数据支撑。车身工艺上,采用一体式双门环设计,使用 22MnB5 超高强钢,抗拉强度达到 1500MPa,这种设计能在碰撞发生时,最大限度减少车厢变形,保护车内乘员安全。同时,一体式天窗加强环、一体式激光钎焊顶盖等技术的应用,也从多个维度提升了车身的整体强度与刚度。

电池安全作为新能源车的关键,捷途山海 T1 的电池包进行了 “三防” 处理,达到 IP68 级防水防尘标准,在防火、防热、防磕碰方面也有相应设计。具体防护措施体现为 “7 重底盘防护”,包括 2.5mm 厚的电池包防撞梁,1.5mm 厚的发动机下护板、电池包前端护板、燃油箱护板、后部底盘护板、电池下护板,以及 3mm 厚的电池包侧护板,全方位的防护设计能有效应对非铺装路面的磕碰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二排座椅靠背加装了 0.5mm 厚的防追尾穿刺防护钢板,在细节防护上考虑较为周全。

底盘方面,捷途山海 T1 采用 “六横四纵” 的网状高强钢布局,后悬架为左右 H 臂多连杆独立悬架,并应用空腔铸铝技术。这种技术既能提升结构强度,又能降低簧下质量,而簧下质量的降低有助于提升车轮动态响应,减少颠簸路面的多余跳动,进而优化车辆的滤震性与操控稳定性。其後副车架与后电机采用一体化集成装配,高强度钢管副车架强度超过 500MPa,既能为电机提供稳固的安装基础,又能有效隔绝电机振动。后上控制臂多采用锻造铝合金材质,这种材质应用在同价位车型中较为少见,通常在高端车型上更为常见。

在 15 万级混动硬派风格 SUV 市场中,哈弗猛龙是一款关注度较高的竞品车型,同样主打硬派造型与混动四驱配置。对比来看,捷途山海 T1 的三电机 P1+P3+P4 结构,与哈弗猛龙的两电机 P2+P4 结构相比,在电驱效率与四驱响应速度上存在理论优势,尤其是在馈电状态下,能够更稳定地维持四驱性能。动力参数方面,捷途山海 T1 的系统综合功率高于哈弗猛龙,加速性能与动力储备更具优势。车身结构与底盘用料上,捷途山海 T1 的高强度钢比例、铝合金悬架部件等配置,也展现出其在核心部件上的投入力度。

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更高价位区间,方程豹豹 5 的 DMO 平台所采用的纵置 EHS + 电四驱思路,与捷途山海 T1 的横置多电机四驱在技术路线上有相似之处,均强调电驱系统在越野中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捷途山海 T1 相当于将高端电驱越野理念,以更亲民的价格进行普及,为消费者提供了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与这些车型共同争夺对户外出行、硬派风格有需求的消费群体。

综合来看,捷途山海 T1 四驱版的推出,精准切入了市场需求空白。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 15 万级价位中,提供了结构扎实的三电机四驱系统,技术理念较为先进;二是在车身安全与底盘用料上投入较多,高强度钢、铝合金部件的应用,提升了整车质感与安全性;三是在保证越野性能的同时,没有忽视城市使用的舒适性,纯电续航、NVH 表现、座椅配置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实现了多场景使用的平衡。

当然,车无完车,对于资深硬派越野爱好者而言,机械感更强的分时四驱或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可能更符合他们的需求,捷途山海 T1 的承载式车身与智能四驱系统,在极限越野环境中的可靠性,还需要长期市场使用来验证。但回归其产品定位 —— 满足大多数用户城市通勤、旅游出行、户外露营、轻度越野等多场景需求,捷途山海 T1 四驱版的表现具备较强的诚意。它没有追求单一指标的极致表现,而是在性能、安全、舒适、成本之间寻找平衡,让消费者以相对较低的预算,获得更全面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