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诺贝尔和平奖”花落别家,特朗普"和平调解人"的美梦彻底破碎;当我们精准卡住稀土咽喉、抬高船舶港口费,特朗普的霸权算盘明显被打乱;当国内政治压力如山、农场主粮仓堆积成山、选民质疑声浪高涨——特朗普,这位急红了眼的美国总统终究按捺不住,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抛出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狠话,试图再次掀起关税战。然而,问题来了:这记看似凶猛的组合拳,真的能打到中国吗?还是会先砸了美国自己的脚呢?
中国的反制,向来精准如“手术刀”。10月9日,我商务部一纸公告震动全球:全面升级稀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不仅将境外实体纳入监管,更对涉及军事用户或14纳米以下芯片制造的申请"从严审批",就连稀土全产业链技术也都列入了管制清单。这不是普通的"卡脖子",而是直接掐住了美国高端制造的"大动脉"——要知道,美军武器系统75%的关键部件都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机的雷达、导弹的导航系统,无一例外。今年4月,我对七种中重稀土管制时,美国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研发就曾“卡壳”,这次管制升级,怕是要让美国军工复合体彻底坐不住。紧跟着10月10日,我第二记重锤落下:对美国及其控股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美国大量出口的农产品和能源产品依赖海运,运输成本这一涨,最终可不还得本国企业和民众掏腰包吗?反观特朗普的"加税老套路",早已强弩之末。嘴上喊着"加征100%"的狠话,可落实起来却比登天还难。2018年对华加征25%关税时,就因企业强烈抗议被迫豁免了2000多项商品。更扎心的是,美国消费者才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我们的家电、服装、手机占美国日用品进口超40%,加税等于直接给美国人钱包"放血"。更要命的是供应链断裂:美国医疗设备缺中国稀土,新能源电池少中国石墨,连洛马公司F-35的零部件都有12%直接来自中国供应商。所以,喊完加税没几天,美国贸易代表就松口说“不到必要时刻不打贸易战”,其实,这背后是美国无力承受打贸易战的代价。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早已深入骨髓。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就算美国挖得出稀土矿,可没了中国的冶炼技术,也只是一堆废渣。美国试图通过与巴基斯坦、乌克兰合作重建稀土供应链,但因中国掌握82%的稀土专利技术而举步维艰,现在更是还没摸到门道,我们就早已布下严密防线。还是有家美国智库讲得直白,即便获得矿石,美国企业仍需向中国购买提炼设备和技术专利,短期内难以实现自主化。他们说要“三年实现稀土自由”,不过是“走夜路吹口哨”——自欺欺人。日本耗时十余年尚无法摆脱依赖,美方幻想岂不是痴人说梦?特朗普自诩加税的“老把戏”已炉火纯青、屡试不爽。关键是,我们怕吗?我们根本不怕!之前对华关税从10%加到25%再到威胁145%,结果呢?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跌到15%以下,东盟、欧盟成为新主场!这次的管制更不是"一刀切":人道主义救援、民用高科技的合规贸易,我们开快速审批通道;还设了过渡期,既守安全底线,又不伤及全球产业链。更关键的是,我们还形成了"科技-资源-贸易"立体反击体系,把反无人机技术相关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对美国船舶收特别港务费,招招有备,环环相扣。说到底,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关税大战,不仅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王八拳”,更让全球经济深受其害。现在,越南纺织厂停工,全球供应链动荡, WTO总干事伊维拉警告“单边关税或触发全球贸易量暴跌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损失或将相当于抹去越南全年GDP体量的贸易额。如果特朗普执迷不误,多边贸易体系恐怕要被他玩崩盘。
如今,美国一边对华芯片、光刻机搞禁运,一边要求中国无限制供应稀土,这种双重标准简直是荒谬至极。特朗普妄图用关税大棒把我们逼回谈判桌,可这老套路的边际效应正急剧衰减,反噬却日益强烈。加税消息一出,美股大盘应声下挫,标普500单日暴跌2.7%,市场情绪骤然紧张。美国国内对加税政策的支持也在下降,企业界担心成本上升,消费者担心物价上涨,连部分共和党议员也开始松口表示“应谨慎行事”。面对美方极限施压,我方立场始终坚定: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和,则合作共赢;打,则奉陪到底。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必遭精准反制:稀土策略、实体清单、产业链闭环管理……每一步都会直击美方软肋。这场由特朗普自导自演的关税战闹剧,终将“偷鸡不成蚀把米”,注定沦为一场彻底失败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