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表示AI大模型竞赛你追我赶。人工智能(AI)热潮,英伟达的机会还有很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一场活动中说,人工智能(AI)竞赛不是赢者通吃,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Cantor Fitzgerald由由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创办。该公司分析师在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其他管理层会面后,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上调至300美元上涨50%以上,最近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5万亿美元的公司。分析师表示,通过去除利润堆积,英伟达芯片和定制芯片之间的成本差距“平均只有15%”。英伟达拥有芯片、网络和软件的全栈解决方案可能给人工智能(AI)专用芯片带来压力。知名播客All-in星期四(10月9日)发布All-in Summit峰会视频,蔡崇信在峰会上说,每周都有一个模型处于领先地位,但到了下周,另一个模型就会超越它们。
在谈到中美AI竞赛时,蔡崇信说, “赢”的定义,不是谁推出了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而是谁能更快地采用它。
他说,美国大量的资源应该投入到技术应用和推广上,而不仅仅是对技术投入资金,超大规模公司每年的投资大约800亿美元(1038亿新元),但在中国,一是已经拥护开源,二是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许多公司,已经推出了更小的模型,而不是万亿参数的模型。如果希望人工智能普及,可以看看现在的中国,“并不是说中国在模型战争中技术上获胜,但就实际应用以及受益人群而言,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调查显示,去年,只有8%的公司在其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现在的比例正接近50%。”对于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将自然减少,蔡崇信说:“我们还没有宣布任何因人工智能导致的裁员,我一直在问我们的工程主管,现在有多少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编写的。我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这取决于你问哪个部门,但我认为目前可能已经达到30%。蔡崇信说,当他成为阿里董事局主席,强调的是阿里从事两大业务,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其中包含人工智能元素,“把我们的公司说成是在六个不同的业务领域(阿里曾划分六大业务集团),这太令人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