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朗普刚到以色列,伊朗已察觉不妙,关键时刻,强力外援终于下场

特朗普去了一趟以色列,让伊朗有了不好的预感,关键时刻,强力外援终于“下场”了。作为加沙停火的主导者,特朗普对以色列进行了

特朗普去了一趟以色列,让伊朗有了不好的预感,关键时刻,强力外援终于“下场”了。

作为加沙停火的主导者,特朗普对以色列进行了一场“快速访问”,在收获了大量的“溢美之词”后回国。但美方对内塔尼亚胡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也为中东埋下了更多隐患。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反美以势力,伊朗当然要更积极地寻求对外合作,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俄外长宣布了一条消息:俄伊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俄伊在西方围堵下,选择“抱团取暖”】

中东表面缓和,实际暗流涌动

在埃及举办的“加沙和平峰会”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暗流涌动,以色列总理没有参会,哈马斯组织、伊朗干脆连代表都没派。

伊朗外长明确表示,无法与那些攻击伊朗人民,并持续对伊朗采取威胁与制裁措施的对手进行接触,这里说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美国和以色列。

这也充分说明,加沙地带停火协议极其脆弱,再结合以色列最近又一次军事打击黎巴嫩的举动,不难看出,巴以矛盾尚未解决,黎以边境已现新火药桶。

在这种复杂局面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试图迫使伊朗屈服的策略,只会加速地区的不确定性。

【“和平峰会”的成果,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因此,当前伊朗面临的压力是多维度的,既有外部军事威胁的直接冲击,也有地缘政治版图崩塌的连锁反应,更有内部经济与安全的脆弱性叠加。

先说军事威胁,以色列近期对黎巴嫩的频繁军事行动被伊朗外交部斥为“侵略”,背后折射出的是以色列借打击黎真主党,削弱伊朗地区影响力的意图。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极限施压”策略若再现,伊朗将直面来自超级大国的直接军事风险。

再来看传统盟友体系崩塌,叙利亚曾是伊朗“抵抗之弧”的核心枢纽:既是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物资的陆地通道,也是伊朗在中东陆地影响力的支点。

然而,叙利亚政权的剧变彻底切断了这一战略通道,伊朗失去了向地中海东岸投射影响力的关键跳板。

最后是地区影响力遭挤压,随着以色列在加沙行动中展现的军事强势,以及土耳其借机扩大在中东的话语权,伊朗在“抵抗轴心”中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其支持的武装力量接连遭受重创,进一步削弱了伊朗通过代理人网络维持地区平衡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急需一个能提供军事庇护、经济支撑与外交声援的“强力外援”。

【伊朗的表态中,仍然将美以视为威胁】

俄罗斯的布局,借伊朗重塑中东存在

放眼世界,有能力也有意愿担任这个角色的国家,似乎只有俄罗斯,俄伊双方均因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与打压而被迫走近,是典型的“危机驱动型抱团”。

尤其是对于俄罗斯来说,叙利亚政权的更迭,让俄罗斯在中东失去了唯一的实体军事基地依托,只有保住伊朗,才能保住其在中东最后的“非直接但有效”的影响力渠道。

这样一来,军事技术合作,就是维系联盟的一种“黏合剂”,俄罗斯向伊朗提供S-400防空系统与战斗机的意向,本质上是将伊朗纳入自身军工安全体系。

这类高端装备不仅能提升伊朗应对以色列空袭的防御能力,更向外界释放“俄伊军事绑定”的信号——任何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都可能触发俄罗斯的间接介入。

此外,俄罗斯强调“与伊朗军事技术合作无限制”,既是对伊朗安全需求的回应,也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慑:试图通过技术捆绑增加伊朗的“战争成本”,从而遏制外部势力对伊朗的冒险行动。

最后,俄伊之间签订的《伊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贸易与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展被特别提及。

这种经济纽带虽不如军事合作显性,却是维持长期合作的基础——尤其在双方均面临西方制裁的背景下,抱团取暖的经济逻辑更为突出。

然而,俄罗斯的布局并非毫无保留,其目标明确聚焦于“维护既有地缘政治空间”——即保住欧亚大陆的影响力,而非主动扩张。

说白了,和伊朗的“走近”,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要和美国、以色列“翻脸”,这种防御性策略决定了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必然有限。

【俄外长表示,俄伊军事技术合作不设限】

俄伊“抱团取暖”,难破根本困局

从上一轮“伊以12日冲突”中就能看出,伊朗在危机时刻,也并未向俄罗斯求援,俄方也明确表示,双方并非军事同盟关系,可见二者之间还是保持着一定距离的。

对伊朗而言,俄罗斯的帮助“远水难解近渴”,俄罗斯虽能提供军事装备与外交声援,却无法直接介入以色列与伊朗的代理冲突。

至于伊朗的核心诉求——解除美国制裁、恢复地区影响力、保障“抵抗轴心”生存,俄罗斯更是无能为力。

毕竟俄罗斯也是麻烦缠身,受自身经济疲软、战略重心转移与外交平衡需要的限制,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对俄罗斯而言,伊朗的“价值”与“风险”并存。

一方面,伊朗控制着伊拉克、叙利亚部分武装力量,理论上可为俄罗斯提供间接影响中东的工具,但这些武装与以色列、沙特、土耳其等国的敌对关系,反而限制了俄罗斯的行动自由。

另一方面,俄罗斯自身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军事资源与外交精力被严重牵制,难以对伊朗提供持续、高强度的支持。

【目前俄罗斯能提供的帮助比较有限】

所以,俄伊关系能够发展到什么高度,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看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若美方为了地区盟友以色列、乌克兰,对伊朗、俄罗斯持续施压,俄伊两国正式迈出军事同盟的“临门一脚”,也并非不可能,而这必然是美方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