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现在内忧外患。
美国政府停摆了一个月,共和党和民主党还在国会争得面红耳赤,特朗普高调提出动用“核选项”,试图强行打破僵局,但遭到共和党内部抵制。内政僵死的同时,美军剑指委内瑞拉,只要特朗普一声令下就开火,关键时刻,俄罗斯也出手布局,那么特朗普会怎么做?
当前,美国政府“停摆”的代价正全面显现,根据《今日头条》披露的经济测算,这场停摆已经导致超过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美国公共服务瘫痪、公务员无薪休假、军人工资延迟发放。即便是五角大楼也开始出现资金断档,不得不削减日常支出,这对美国形象的打击同样明显,盟友看到的是一个内部僵局重重的美国,而不是那个能号令世界的超级强权。
而特朗普对此的反应是典型的强硬与焦虑并存,他这次的亚洲行结束得非常仓促,跟中方在机场会面后,就直接返回美国,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会场都没去。回国之后,特朗普就开始解决停摆问题,公开呼吁国会动用“核选项”,即废除参议院的阻挠机制,用简单多数票强行通过预算案。

美国国会至今没有通过预算草案。
从表面看,这是要为联邦政府“解锁”,但实际上是一场政治豪赌,立即遭到了共和党高层的反对,担心这种极端手段一旦使用,将彻底破坏国会平衡,也让两党关系跌入无法修复的深渊。
于是,特朗普陷入两难,预算通不过,政府没钱,他的态度从“坚决不让步”到“考虑临时拨款”再到“可能结束停摆”,反复摇摆。同时,他选择转移视线。美媒披露,美军可能对委内瑞拉发动“有限打击”,理由是“打击毒品走私网络”。从五角大楼的语言到军方调度,这种“有限打击”模式极像过去对叙利亚、利比亚的行动,以人道主义或反毒为名,实则是干涉他国内政。
特朗普近日在白宫表示,他尚未决定是否授权袭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但同时又强调“所有选项都在桌面上”。美国媒体随后援引卫星图像称,美军舰艇和特种部队已在加勒比海沿岸集结,打击目标包括委内瑞拉军方控制的港口和机场。

马杜罗被特朗普政府视为眼中钉。
委内瑞拉方面迅速进入战备状态,邻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宣布进入警戒。委总统马杜罗在电视讲话中称,美国正在策划一场新的颠覆阴谋。外媒报道称,联合国人权机构已敦促美国停止对“涉嫌贩毒船只”的袭击行动,强调不应制造“法外处决”的风险。但白宫的态度并未软化,特朗普政府内的鹰派人物认为,只要经济和社会压力足够大,马杜罗政权迟早崩溃。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还被爆出一桩隐秘行动,美联社报道,一名美国国土安全局特工洛佩兹曾试图重金策反马杜罗的专机飞行员维列加斯,企图诱使其将总统带至美方控制区域,以实现“定点抓捕”。美方承诺给飞行员5000万美元赏金,并用其家人安全相威胁。但最终,这一策反失败。维列加斯公开出镜,被委内瑞拉内政部长称为“坚定的爱国军人”。美国的渗透行动因此暴露。
这起事件让外界看到美国在拉美的老套路:经济制裁、心理战、特工策反、舆论炒作,再配合军事威慑。特朗普政府显然希望通过外部施压来转移国内危机焦点。但问题是,如今的国际格局已非冷战时代。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在拉美拥有更稳固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美国想重演“门罗主义”难度极大。

特朗普访问亚洲期间,俄罗斯伊尔76降落在委内瑞拉和古巴。
就在特朗普政府蠢蠢欲动的时候,俄罗斯也出手了,公开飞航数据显示,一架俄罗斯伊尔-76TD军用运输机历经两天飞行,最终于10月26日,降落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普京对美国威胁的回应。这架飞机极可能执行军事运输任务,为委政府运送武器装备或特种部队。更关键的是,这次行动意味着莫斯科正式在西半球“亮剑”,表明俄罗斯不会放弃委内瑞拉这个盟友。
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美方以空袭或渗透方式推翻马杜罗。考虑到俄罗斯目前在乌克兰战场承受巨大压力,它不太可能派出大量武器装备,因此这次运送的重点,很可能是一支小规模、经验丰富的雇佣兵部队。外媒推测,这批人员隶属于俄罗斯国防部控制的“非洲军团”,其前身正是著名的“瓦格纳集团”。
实际上,“瓦格纳”集团还真的与美军交过手,就在叙利亚代尔祖尔省的哈沙姆地区。那次交火,美军出动无人机和战斗机,造成大量瓦格纳成员死伤。如今,同样的对手、同样的剧本似乎又在重演。对于这些从“瓦格纳”体系转入“非洲军团”的士兵来说,前往委内瑞拉作战不仅是执行任务,更像是一场复仇与正名的行动。

美军航母已经部署在加勒比海。
这支部队能否在南美战场上与美军特种部队抗衡,是普京战略的关键。若他们能稳住马杜罗政权,俄罗斯就能在美洲建立持久影响力,打破美国对该地区的长期垄断。若失败,则意味着俄方的全球军事代理人体系再次受挫。普京此举,也是在向华盛顿传递信号——俄罗斯不会在全球博弈中被动挨打。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美国若真的对委内瑞拉动手,风险极高。第一,军事行动会立即引发拉美国家反弹,巴西、哥伦比亚等国虽与美关系密切,但不希望地区再陷战争。第二,俄罗斯的直接介入将使冲突国际化。若出现美俄军人直接交火,后果不可预料。第三,美国国内财政混乱,政府停摆,连军人工资都要靠私人捐款,这种状态下发动海外行动,无异于火上浇油。
而在国际层面,美国若继续以“危机转移”的方式应对内政压力,只会加速消耗自己的信誉。委内瑞拉问题并非孤例。过去几年,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的教训依然鲜明——军事行动可以制造短期震撼,却难以带来持久秩序。如今的拉美,早已不是美国的“后花园”。俄罗斯在介入,中国在投资,地区国家在寻求自主。美国若再以“打击毒贩”之名行干涉之实,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多外交困境。

特朗普到访日韩赚足风头,回国就是一大堆糟心事。
从委内瑞拉上空的伊尔-76,到国会山的“核选项”,这一连串事件显示出的是,特朗普面临的局势,是典型的“内外皆困”。他希望通过外交行动展示强硬形象,稳住舆论与支持者,但现实是,政府瘫痪、国会分裂、军队不满。共和党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部分议员警告,若特朗普继续以个人意志主导外交,可能让美国陷入新的战争泥潭。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它能发动多少战争,而在于它能承受多少分裂。”
如今的美国,分裂已成事实,而战争,无法掩盖这个现实。
好,关注小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