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三角式,躯干两侧长度均等
丹雪评瑜伽
2023-12-29 12:14:39
扭转三角式难在双脚打开时转动骨盆这一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获得髋臼的转动,因为股骨头和髋臼没有剥离开的相对运动,即一动皆动。
如何做出髋关节的相对剥离?
首先需要保证两髋等高,从腿根内侧向两边拓宽腹股沟,并有力提拉坐骨向上,这时候转动髋臼,也就是转动骨盆、下腹部,会变得异常顺滑。
我们通常还会遇到一个难题是,过度地从胸腔或颈部转动,而下腹部纹丝不动,这是由于对躯干两侧缺乏敏锐的感知。
从坐骨两侧的能量点连接到腋窝,这可以精准界定躯干两侧的长度。在进入体式的过程中,需确保两侧均等上提伸展,直至待在体式中,仍然不断地校正两侧的平衡度,这会让躯干由脊柱一分为二,泾渭分明,两侧的宽度和长度发展均等,也就是说躯干的横向和纵向纤维网络均等铺展开来。
此时,腹股沟和锁骨的宽阔度就会出来,同时躯干上下左右的对位,带来同侧手与脚的对位。如果以脊柱为中线,剖开体式,左手、左腋窝、左侧躯干、左坐骨、左腿到左脚,这一整个结构网络和右侧是完全对称的。
我刚开始仅仅看到手与脚的对应,而忽略了骨盆和胸廓都是有旋转高低的,所以在做左右体式时,总遇到一侧伸展不足,另一侧又过度挤压的情况,很久得不到解决。自从找到坐骨两侧能量点和腋窝的对应,这个问题在理论层面就基本解决了,剩下的就在于不断地实践。
例如,在我往左进入扭转时,骨盆总是转不过来,就只好用胸腔和头部的转动去弥补代偿,往右侧进入扭转时,又很容易塌腰翘臀,股关节咬合不住,看似转得多,实则是懈力的。当我用躯干两侧的能量点去对应时,左右体式就几乎均等了。
所以,手和脚的对应是正确的,但受到骨盆和胸廓的旋转高低影响,我们必须在躯干层面再多一层对应。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