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一场病才懂得,如何“非暴力”地练瑜伽

丹雪评瑜伽 2024-03-25 17:06:41
前段时间重感冒加发烧,在床上躺了四天,好了之后又休息了三天才有了练习的想法,今天做了几组拜日式,竟然就全身发汗,后面的站立体式更是一波波发汗,接着身体开始逐渐变清盈,清爽。竟觉得这练习感受比以往都要好,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是因为今天的练习格外温柔。 且保命似的穿了卫衣练习。 “非暴力”练习,有几人能做到呢,自问肯定没有做到过,即使自己是不折不扣的顺位派,也还是做不到。在顾及顺位时,我是否关照了自己的直观感受,比如眼睛是否劳累,中脉是否对齐,身体是否过于酸痛,呼吸是否有点跟不上,这些最基本的最自我的关照,我都忽视了,可以说是顾此失彼,因为我把练习这件事看得太重了,好像它是个需要完成的任务,抑或是我升级打怪的工具,在这种幻相中,一次次迷失,还总自诩着佛系,不较劲,其实处处在较着劲。 不努力地练瑜伽,为了达到这一点,也仍然不需要努力。 只是不努力就好了,只是练习,关照自己。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做的话,瑜伽将不会再是洪水猛兽,而是我们用以休闲的一处清凉地,它会是受欢迎的,我们打心底里渴望去练习的。 想想自己一直在纠结顺位,迷失在顺位中,也挺唏嘘的。这种事情不是由别人告诉你,就能够承认的,必须要自己去察觉到这一切,才会有所改正。 顺位是很好的工具,但不能矫枉过正,网住了自己的基本感受,如果一场练习过后,疲累不堪,内心烦躁不得安宁,一定要反思。 而且有时候我嘴里在说着,放轻松一点,慢慢来不着急,其实内在仍然在较劲,这种情绪藏的很深,有时候真的感觉不到。 “非暴力”练瑜伽,其实随时都能做到,哪怕是在下犬式中最后一个呼吸里想到了,也能立即改正。轻松一点,慢一点,不着急。这需要不断地洞察。我想,这洞察过程可能才是真正的瑜伽行为,体式无非就是个供我们看见自己的载体。

0 阅读:0
丹雪评瑜伽

丹雪评瑜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