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自己

四季之爱 2024-10-09 12:30:49
一个人是多层次的意识组合而成的,然后投射在不同的密度空间中。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生物身体的这个密度,这必然是一个人的重要自我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身体又体现了父母、家族和种族等的更遥远信息。也就是说这个我的身体其实并不只是我的,而是整个血脉、基因延续的结果。所以在传统理念中,我们也会有要孝敬父母的概念,就是我们也会天然地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授予的,而父母又是由更早的祖先授予的。因此中国文化下的宗族文化是我们这个文明非常重要的粘合剂,否则可能我们都可以说自己没有信仰的。毕竟相信宗教神灵的还是少部分,但是不相信祖宗保佑的可能是更极少数了吧。 近年来随着国外的理念的传入,大家更倾向于接受“我就是我”,“我是我的主宰”,“我必须有自由意志”等思想。因此人会表现为特别积极地希望和自己的家族划清界限,所谓爱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在负能量的关系中,而一个不爱你的,甚至一直在吸嗜你灵魂能量的父母,是第一个需要被割裂联系的。 可惜的是,人们可以理解看得到的关系,但是却无法理解看不到的关系。 比如你总是一个人吧,有着这样一个通常人类的身体、样貌、感觉器官等等。如果你脱离了你的延续,你真的可以凭空产生吗?因此我们总是会有人类共同的欲望,而身体上的欲望就像呼吸和吃饭一样正常。 当一个人开始割裂其与自己的来源的关系的时候,她也一定也倾向于割裂自己和人类的关系,从而和自己的身体逐渐越行越远,逐渐变得自己不认识自己,也无法理解自己底层的一些需求、想法和能量流动的原因。那么这时候,她肯定会陷入更强的迷茫中,因为她无法认识自己,所以对世界产生了陌生感。 因为世界其实最初就是自己的物质形态,小婴儿刚开始降临世界的时候,它会一直观察自己的手脚,对它来说,身体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因为它本来可能只有观察者的感受,而观察的感觉被随后限制在了五官内。当一个人不再满足用感觉器官来感受世界的时候,她脑子中出现的各种形象、文字、声音就会变得格外重要。但是问题是,这些你能描述、复制得出来的东西还就是那些五官的感受范围。 从有形的物质到似乎是无形的文字形象等其实都是频率而已,而频率代表了驱动的动力,而动力来自哪里呢?来自一个“我”?来自另一个源头?如果有一个最初的源头,那它的存在形式和“我”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其实那个“我”是被驱动的震动而已,但是最初的驱动力却也来自“我”。

0 阅读:0

评论列表

捭阖

捭阖

2
2024-10-09 19:51

好复杂[doge]

部希落

部希落

2
2024-10-09 20:00

我什么都不懂 只懂给你点赞

四季之爱

四季之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