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四季之爱
2024-10-12 06:58:18
放弃伦理道德的限制,并不是不需要道德,也就是放纵。而是放弃传统文化的观念限制,在个体上获得更大的心理空间,但在集体层面并无法说大家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只关自己的事,并不关别人的事。至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众多限制,当然就是接纳和接受,只不过在心底里没有这些对自己的要求,更不会要求别人。在适当的时候,比如其他人想要离开的时候,其他人百般折磨你的时候,你并不会因为那些所谓的伦理道德的限制而放弃自我,而去讨好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会难过受伤,而主动地不断地压缩,限制,控制,扼杀自己。这种看似的好人人设只会带来更大的暴力积累,以及最后伤害所有人的大爆发和大毁灭。
人的感知粗放,只能通过更大的摩擦来让自己有感觉。不管男女,人都已经失去了对细腻感受的感知能力,而只能通过不断地重复所谓爱和恨来让自己感觉还是一个活物,感觉自己是有主宰性的。这个现象特别体现在了人类的性关系中,性变成了一件事情,这本应该不是一件事情。但是人们分门别类地安排了不同的重要事情,比如孝敬,忠诚,诚实等等,一旦谈到了这些词语,一个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脸红,因为他问心有愧。而那个看似在大声叫嚷自己问心无愧的人,只是在用更大的嗓门掩盖自己内心的愧疚罢了。
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加上的,否则人和植物、动物和事物都没啥区别,本来就是一种存在罢了。你可以怕死,你可以好色,你当然也可以喜欢躺平,不劳而获。但是这个世界本来也就是自洽的,你的这些要求自然会有对应的反噬和阻力。那么你就接受就行了,哪有什么事情、方法、要求、欲望、满足、成就是没有代价的。但是你一方面要求自己有足够的高尚性、尊严感,一方面又要自己在阴暗的角落里面有自己的隐蔽嗜好可以把玩,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人活在这种冲突中,一方面觉得自己是个人物,甚至是个文化符号、文明象征,另一方面总还有那些无法说出来的欲望和心理细节的角落。那么人怎么可能不痛苦呢?而人和人之间又怎么可能还有任何真诚呢?
0
阅读:3
吾
随喜赞叹,今天也是好文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