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宜甘氏宗祠正厅,“耕读传家”匾额虽褪色却韧劲十足。这块匾额背后,是甘氏数百年的传承 —— 从明代先祖甘梦凌“持剑护家国”,到当代一门三杰在科研、政务、制造业“握笔兴天下”,信宜甘氏把家风传统写出了新时代的新故事。
一、一门三杰:在各自领域“啃硬骨头”的甘氏兄弟
甘子钊:打破垄断的“半导体尖兵”

中科院院士甘子钊的名字,与“国产 LED 突围”紧紧相连。上世纪80年代,全球LED衬底技术被日本垄断,国内企业不仅要付高额专利费,还常遭技术卡脖子。师从“中国半导体之父”黄昆的甘子钊,带着“外国人能做,我们也能做”的劲,一头扎进实验室。
没有现成设备就自己改造,没有精准数据就熬夜测算,连续守在真空镀膜机旁验证材料纯度。最终,他带领团队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LED衬底材料,彻底打破日本垄断,让国产LED产业有了“中国芯”。
甘子玉:跨界科普的“政务学者”

大哥甘子玉的人生充满“跨界感”。官至国家计委副主任的他,不仅精通经济管理,还耗时10年写就《宇理图》—— 用图文把晦涩的宇宙结构、物质演化知识,变成普通人能看懂的科普读物。
有人不解他为何“不务正业”,他却笑着说:“先祖传‘耕读’,‘读’不只是圣贤书,更是天地间的大书。把知识传给更多人,才不算辜负家风。”
甘子均:托举大飞机的“制造工匠”

三弟甘子均选择扎根制造业一线。国产大飞机研发初期,他负责机身结构件工艺攻关,为达毫米级精度,把传统锻造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连春节都扎根车间调试参数。
当首架C919试飞成功,他摸着亲手参与打造的部件红了眼:“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每一个零件都得经得起国家检验。”
二、家风溯源:从“狼总男爵”到“学霸天团”的精神接力

信宜甘氏的“硬核基因”,并非凭空而来。明代岭南匪患频发,甘梦凌组织乡勇保家卫国,因战功获封“狼总男爵”,留下“要么持剑护家国,要么握笔兴天下”的家训。
这种“忠勇+向学”的家风,成了三兄弟的成长底色。如今,宗祠里甘梦凌的画像旁,多了三兄弟的成就展。族人常说:“先祖护一方平安,他们护国家发展,都是甘氏的脊梁。”
三、“耕读传家”新实践:10万奖学金托起后辈希望

2005年,信宜甘氏成立教育基金会,并设立“清北10万奖学金”—— 族中孩子考上清北,不仅能获10万元奖励,还会在宗祠举行表彰仪式。
基金资金多来自族人捐赠,三兄弟也常主动助力。这些年,8位甘氏子弟靠这笔奖学金走进清北。考上北大的甘晓婷记得,领奖那天,长辈特意讲了三兄弟的故事:“读书不是终点,要像他们一样,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好家风是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从甘梦凌的“持剑护家国”,到甘子钊兄弟的“握笔兴天下”,信宜甘氏的“耕读传家”从不是过时的传统,而是能穿越时代的精神密码。
就像甘子玉在《宇理图》里写的:“宇宙有规律,人生有方向。吾甘氏子孙,当以学识为灯,以家国为向。”这,就是信宜甘氏最珍贵的“传家宝”,也是中华千万家族薪火相传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