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的坊间巷尾,流传着一个神秘传说。每到凌晨寅时(凌晨3 - 5点),城市深处就会浮现一个诡异的集市,这就是令古人又怕又好奇的“鬼市”。
鬼市通常出现在极为隐蔽的角落,比如汴京热闹的相国寺后门,这里平日里人来人往,到了凌晨却成了鬼市的绝佳选址。

还有临安繁华御街旁的小巷,平日里是寻常百姓的通道,夜晚却摇身一变成为神秘交易之地。
交易时间固定在特殊时辰,多在阴雨晦暗的夜晚出现。阴雨天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为鬼市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在这样的环境下,商贩们“不点灯烛,暗中交易”,买卖双方“但闻言语,不见其形”,恍若与鬼魂交易,让人既害怕又忍不住好奇。
然而, 如此气氛之下,鬼市里到底卖什么?

鬼市上售卖的物品可谓千奇百怪,有离奇的,有难寻的,也有禁止的。
首先,是来历不明的古董珍宝。传说中,有个书生在鬼市,用三文钱就买到了商代的“青铜觚”,后来,他找人鉴定后,发现这个文物竟然是真的。因此,很多人都会在鬼市买一些被“传家宝”或者是“前朝遗物”,虽然这些宝贝真假难辨,但若是真的捞到一笔,那就是发家致富了。
其次,禁止售卖的特殊商品,也是鬼市的常见商品,最常见的就是宫廷里流出的珠宝首饰。据说,有的宫女会偷卖饰品,为了自己多赚些钱。除此之外,还会有稀有的药材,比如虎骨、犀角或者是江湖秘药等,尤其是那种声称能治百病的“神丹”,那更是不少人寻求的好东西。
第三,诡异的“活物”交易也时有发生,比如会说话的鹦鹉,实际是训练有素的“探子”,比如吓人的黑猫,古人认为这是能通阴阳的动物。甚至,还有传说曾经有人买到过“画中仙”,会自己移动的铜镜,还有能瞒天过海的“人皮面具”。
总之,在鬼市卖的东西,都不是平日里需要的东西,这些离奇物品,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吸引着更多人前往。

鬼市的东西虽然吸引人,但在鬼市买东西,也是有鬼市的规矩。
鬼市如其名,自然是不能见光的,因此鬼市的交易只收现金,多用碎银或铜钱,拒绝赊账,都是一次性买卖,买定离手。而且,在鬼市中也禁止点灯,买卖双方都是蒙着面纱交易,在黑暗中交流,不暴露自己才是首选。
除此之外,进入鬼市也有特殊门道,要买东西前,需要先拍三下柜台,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知晓。而且鬼市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午时必散,天亮前必须结束交易。鬼市规矩看似繁琐,但实际上也是为了鬼市交易不被泄露,毕竟,鬼市的东西不同寻常。被发现了,谁都有麻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市的神秘面纱,也随之被揭开。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鬼市其实是多种非法或不正规交易的集合。实际上,它就是黑市交易场所,人们在这里逃避官府监管,进行地下市场交易,各种商品在这里明码标价却又来路不明,无从查起。也正因为如此,鬼市成了盗贼的销赃渠道,小偷们将自己偷来的财物在鬼市上悄悄出手,换取钱财。

除此之外,鬼市也是江湖艺人聚集地,变戏法的、算命的都在此谋生,他们利用鬼市的神秘氛围吸引顾客。
据《梦粱录》记载:"鬼市者,乃宵小之徒,乘夜交易,诡秘莫测。"
说到底,所谓"鬼市"多是见不得光的买卖,借着诡异氛围掩人耳目,里面不仅灰色地带的产业不少,还有的商家就是为了在鬼市卖假货,这样就算有事,也不害怕被人找麻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