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深度 | 郑州日产销量一滑到底,毛力民三年10万台成空谈!

近日,郑州日产锋坦Frontier Pro皮卡即将全球首发,也让郑州日产这家商用车车企时隔大半年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早

近日,郑州日产锋坦Frontier Pro皮卡即将全球首发,也让郑州日产这家商用车车企时隔大半年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早在今年3月郑州日产豪华皮卡Z9上市,之后如同销声匿迹一般。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突飞猛进,合资品牌传统燃油车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其中包括国产越野SUV和皮卡细分市场。显然,作为合资的郑州日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严重滞后,一直未能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导致其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01 四年销量一滑到底 卖不动到底卡在哪

除了市场需求的大转变,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是郑州日产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在硬派越野和皮卡市场,郑州日产虽然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这些市场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这些竞争对手不仅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在市场营销方面下了大力气,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资料显示,郑州日产是日产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车企,也是国内较早的一批合资车企,和东风日产是一家,上级单位为东风汽车集团,其中位居广州的东风日产主要生产乘用车,位居郑州的郑州日产则以商用车为主。因此,郑州日产也没有逃过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等合资销量逐渐下滑的命运。

据数据统计,郑州日产连续四年呈销量下滑态势。自2022年起,郑州日产的年销量就开始出现下滑。2022年郑州日产的销量为51313辆,与上一年相比,销量下滑了24.11%;2023年郑州日产的累计销量为46105辆,同比下滑10.15%;2024年郑州日产的市场表现疲态尽显,全年累计销量为39902台,与上一年度相比下滑了13.5%,甚至连4万辆大关也未能守住。进入2025年以来,郑州日产的销量下滑趋势一滑到底,2025年第一季度的三个月,郑州日产的累计销量仅为8818辆,月均不到3000辆,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的9702辆下滑了9.1%;其中,3月份为4146辆、4月份4153辆、5月份为4631辆、7月份为4704辆。虽然3月份随着豪华皮卡Z9的上市稍微给销量带来了一定的复苏,但销量基本维持在4000多辆。

2025年1-10月郑州日产皮卡销量为22510辆,大幅于长城皮卡和江铃皮卡。目前来看,郑州日产出现连续四年销量下滑是既定事实。这无疑给业界带来了一丝意外,同时也引发了对其销量下滑背后原因的深入探讨。

02 车型换代周期长 重回十万遥不可及

除了市场需求的转变,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是郑州日产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在硬派越野和皮卡市场,郑州日产虽然拥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中国品牌汽车的强势崛起,这些市场也迎来了更多的竞争者。这些竞争对手不仅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在市场营销方面下了大力气,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

在产品布局方面,郑州日产同样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例如,之前在国内越野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帕拉丁车型换代周期较长,随着坦克300、500、捷途、方程豹等硬派越野的杀出导致竞争力下降,如同销声匿迹一般无人谈起。同时,在郑州日产优势的皮卡市场领域,郑州日产旗下的车型定位和定价相对较高,对其市场竞争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今基本靠锐骐6和Z9苦苦支撑。

郑州日产执行副总经理毛力民曾在郑州日产Z9皮卡发布会上豪言壮语表示,郑州日产力争要在三年内,跻身皮卡出口第一阵营,重回10万销量巅峰。据悉,10万辆的年销水平是郑州日产在2010年创造的销量最高值,自此便再未达到过。从2025年截止到10月份的销量来看,今年的销量也就50000辆左右。加上现在郑州日产的品牌影响力远不如长城皮卡、江铃皮卡,产品迭代慢车型又单一,营销力度也一般,要想年销10万台完全是痴人说梦

11月21日,东风集团纪检委员会旗下官方号“廉洁东风”发布消息,(已于2022年到龄退休、原郑州日产总经理郑加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郑加坤生于1962年10月,从履历来看,郑加坤是东风的一员老将,其职业生涯与东风体系紧密相连,在汽车业内资历颇深。早在1983年,他就进入了东风,成为了二汽车轮厂机电科的一名设备员。2015年5月,郑加坤开始担任郑州日产总经理,在此任职将近三年,2018年转任转任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一直到2022年到龄退休。他还担任过东风公司车轮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关键的职务。

车市独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郑州日产销量的下滑,并非只是客观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出了问题。面对如今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在产品和新能源车上掉队的郑州日产如果不能正视并解决目前问题并脱离困境,那么其未来的前景恐怕更将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