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浮云]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

[浮云]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为美国60%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小学六年级,干不了! 达利欧所提到的“60%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小学六年级”,乍一听像是开玩笑,但细想下来却充满了惊人的现实依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中,指出21%的美国成年人属于功能性文盲。 这类人群看似能识字,却无法理解复杂的日常材料,如药品说明书或水电账单,甚至无法在现代工厂中理解操作手册和设备说明。与此同时,有43%的人群的阅读能力停留在小学五六年级水平。 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依靠体力和简单操作的流水线工作。如今,许多工厂需要工人能够看懂复杂的操作手册、调试设备,甚至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或编程技能来适应生产的需要。没有这些基本技能,即使有工作意愿,依然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工厂操作。 这个问题在实际的美国制造业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许多传统工厂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工人不愿意工作,而是找不到合格的工人。 比如,富士康在2017年决定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工厂,结果发现当地的劳动力根本无法胜任生产任务。尽管他们提供了培训,但合格率仅为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最终,工厂未能如愿稳定生产,生产线迅速撤回了亚洲。 苹果曾计划将Mac Pro的生产线搬回德克萨斯州,但很快遇到困难。当地不仅缺乏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而且招工也成了大问题。 许多应聘者缺乏基本的操作能力,甚至无法理解设备的指令或质量标准。最终,苹果被迫继续依赖海外生产,导致成本上升,交货期拖延。 这背后揭示了一个问题:美国的底层教育体系根本无法为制造业提供合格的劳动者,尤其是在需要精密技术和高基础知识的工种中。 不仅是高端技术岗位,即使是一些低技术的制造岗位,也面临着无法找到合适劳动力的困境。老板将工资提高了30%,却依然无法留住工人。尽管工资水平已经比服务行业更高,然而应聘者通过基础技能测试的人数却寥寥无几。 虽然美国顶级大学和精英学校吸引着全球的才俊,但对于大多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只能进入质量堪忧的公立学校,甚至连基本的数学、科学课程都无法保证系统的学习。 许多孩子在学校里浪费时间,最终只掌握了很少的技能,甚至到成年后,依然无法胜任体力劳动之外的其他工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功能性文盲率也在不断上升。从1950年不到10%到如今的21%,在这70年的时间里,美国社会增加了约7000万名功能性文盲。 这些人无法胜任技术工作,甚至不能提供基础的劳动服务,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估算,这些文盲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的损失高达2.5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的困境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瑞·达利欧提到的“精英永远都是少数”,这一观点令人深思。美国的精英阶层能在科技、金融等领域掌控全球,但这些人并不能代表普通美国劳动者的群体。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在基础教育上的落后,造就了无法适应现代制造业需求的低学历劳动力。 这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全球化下的制造业回流和技术转型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美国若不解决教育不均、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制造业回流的愿景将永远无法实现。 正如达利欧所言,“这60%低学历人口的短板,就像横在制造业回流路上的大山,不是靠喊口号、涨工资就能搬走的。” 面对这个现实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让制造业能够真正回归,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桥水基金创始人:这辈子,美国都别想赢过中国制造业)

评论列表

情熵
情熵 4
2025-10-10 17:29
中国人平均智商很高,即便是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可以在技术行业混成技术大牛,比如汽修行业,摄影行业。他们学历不高,不代表智商不行,只是小时候不爱学习罢了。但美国这个移民国家,蠢人是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