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

澳大利亚知名反华教授李约翰,在节目当中大谈自己的反华思想,但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对他说道“如果中澳开开战,你们这些华人,都将被关到集中营当中”,面对对方突如其来的言论,李约翰语无伦次起来,开始不断的狡辩自己是澳大利亚人,并不是华人,主持人面对他这种说法,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个华裔教授在澳洲荧屏上猛批中国,正说得起劲,主持人却冷不丁甩出一句:中澳要是真干起来,你们华人全得进集中营。他瞬间慌了神,忙不迭撇清自己不是华人。这出尴尬大戏,戳破了多少反华面具? 澳洲这地方,华裔不少,可有些人偏偏要站出来当反华急先锋。李约翰就是典型,早年从马来西亚过来,在悉尼大学和哈德逊研究所混得风生水起。他常在媒体上叨咕中国经济威胁澳洲,还扯南海问题,搞得像中国欠他钱似的。这些话听着耳熟,背后多半是澳某些政客想借题发挥,拉拢选票。 说起李约翰的底细,他出生在马来西亚怡保,拿了澳洲国籍后,就开始往中国头上扣帽子。哈德逊研究所那帮人,本来就爱炒作对华议题,他一头扎进去,专攻所谓“中国政治经济”。从2020年起,他就频频上电视,帮着澳政府编排中国投资是“安全隐患”。澳洲媒体像ABC和Sky News,总爱请他这种人,节目一播,评论区就热闹了。可老百姓不傻,大家知道中澳贸易多紧密,中国买澳洲铁矿石、牛肉,养活多少澳洲农场主。 今年7月12日,悉尼一家主流电视台搞了档晚间时事秀,主题是亚太安全格局。李约翰应邀上阵,本想大秀身手。节目一开场,他就从贸易逆差说起,拐弯抹角指责中国企业并购澳洲矿场是“渗透”。主持人马克·哈里斯,本是老江湖,平时节目聊移民和双边关系,这次却没按套路出牌。李约翰越说越来劲,列数据、摆事实,硬把中国说成澳洲头号对手。观众席上有人点头,有人皱眉,直播间弹幕刷得飞起。 节目进行到一半,李约翰正滔滔不绝谈南海巡航,主持人忽然变脸,直截了当问:要是中澳真打起来,像你这种华人背景的人,会不会被澳洲当局扔进集中营隔离?李约翰一下子卡壳了,本来流利的口才没了影。他赶紧辩解,说自己虽有华人血统,但早就是纯澳洲人,和中国没半点瓜葛。马克听着听着,就笑场了,那笑声通过音箱传遍全场,现场尴尬到极点。这段视频一放上网,立马火了,浏览量几天破百万。 这事不是头一回了。二战时,澳洲真干过关押华裔的勾当,那叫“敌侨管制营”。李约翰平时爱提历史,这次轮到自己头上,就急眼了。他撇清身份的模样,让人看清了这些反华分子的两面性:一边骂中国,一边怕被澳洲人当外人。这不光是个人笑话,还戳中了海外华人的痛点。澳洲华人超百万,多是勤勤恳恳纳税人,可总有政客拿他们当靶子,炒作“忠诚度”问题。 从中国角度看,这事挺讽刺的。我们一贯推和平发展,中澳建交50多年,合作项目满地开花。去年双边贸易额超2000亿澳元,中国是澳洲最大出口市场。澳洲牛羊肉、葡萄酒,全靠中国市场消化。李约翰这种人,忽略这些事实,只捡负面说,帮着西方媒体散布偏见。可现实是,中国游客回流,澳洲旅游业乐坏了。谁在真心为澳洲老百姓着想,一目了然。 事件发酵后,澳洲华人社区坐不住了。墨尔本一家律师行发起联署,几天收上万签名,明确表态“我不是李约翰”。悉尼唐人街搞了小型集会,大家举横幅,呼吁媒体别再放大分裂。网上讨论热火朝天,有人说李约翰这回自食恶果,有人感慨华人身份在海外多难。澳洲主流媒体像《悉尼晨报》也跟进报道,点出多元文化社会里,标签化多伤人。 李约翰的言论,根子在澳对华政策上。莫里森政府那会儿,禁华为5G,禁中国留学生签证,搞得中澳关系降温。可阿尔巴尼斯上台后,态度软化了点,今年6月李强总理访澳,双方签了10多项协议,贸易投资合作重回正轨。中国企业照样在澳洲建厂,雇本地工人,澳洲经济沾光不浅。李约翰跳得再欢,也挡不住这股大势。 这档节目一出,暴露了反华势力的虚弱。他们靠炒作恐华情绪过日子,可一碰硬钉子,就露馅。华人社区的回应,更显团结。大家知道,维护祖国形象,就是维护自己尊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没少点名这种事,强调澳洲应尊重事实,推动互信。可澳洲内部声音杂,保守派还想拉中国下水,搞“印太战略”围堵。 而中澳关系,本该互利共赢。中国买澳洲资源,澳洲用中国市场,大家日子都好过。可有些人爱搅局,借反华捞名利。李约翰的尴尬,就是活生生例子。希望澳洲政界多听听华人声音,别让偏见坏了好事。 长远看,这类闹剧会少。中国发展势头正猛,澳洲离不开这趟车。华人社区越团结,反华噪音越难奏效。大家齐心,维护和平稳定,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