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澳防长恶意指责中国!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称,11月4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在对

澳防长恶意指责中国!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称,11月4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在对外表态中称,中国正在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的军力扩张,然而,这种做法正在威胁澳方为保护其海上贸易航线所做的努力,也让这种努力正变得越来越危险和受到威胁。 这话听着唬人,可稍微扒点数据就站不住脚。中国国防部刚发布的 2025 年国防白皮书里写得明明白白,去年军费占 GDP 的比例才 1.7%,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没法和美国的 3.2% 比。 而且中国的军力发展从来都是防御性质,就拿海军来说,近年来新增的舰艇大多用于近海防御和护航任务,亚丁湾海域的中国护航编队,这些年保护了多少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商船,业内人士都有账可算。 马尔斯口口声声说 “威胁海上贸易航线”,可澳大利亚自己的经济数据却打了脸。澳大利亚统计局上个月公布的报告显示,该国 85% 的铁矿石出口都靠中国消化,而这些铁矿石 90% 都要经过南海航线运输。 过去十年,这条航线从没有因为中国的存在出现过任何中断,反倒是澳大利亚跟着美国搞所谓 “航行自由行动” 时,好几次让商船不得不绕道避险。有航运公司私下透露,最担心的不是中国军队,而是这些别有用心的军事挑衅引发意外。 他呼吁的 “多国联合保障航线”值得我们关注一下,马尔斯点了美国、日本、菲律宾、韩国的名,可这些国家的反应透着微妙。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句 “支持区域安全合作”,没提具体行动。 日本防卫省随后表态说 “将继续与盟友沟通”,却回避了是否参与联合行动的问题。菲律宾刚和中国签了油气合作协议,总统府发言人公开表示 “不想被卷入大国博弈”。韩国更直接,外交部称 “首要任务是半岛安全”,变相拒绝了澳方的提议。 明眼人都能看出,马尔斯这通表态,更像是做给美国看的。毕竟 AUKUS 联盟刚敲定新的核潜艇合作细节,澳大利亚正等着美国输送技术。 有知情人士透露,就在马尔斯发言前三天,美国国防部长刚给他打了电话,强调 “要在南海问题上展现强硬立场”。澳媒《悉尼先驱晨报》的评论一针见血,说这是 “用对华强硬换美国信任” 的老套路。 可澳大利亚的处境早就不是几年前了,中澳贸易在 2024 年恢复增长,中国重新成为澳最大贸易伙伴,光是葡萄酒和龙虾的出口就比前年增了 40%。经济上靠中国吃饭,安全上却跟着美国起哄,这种矛盾让马尔斯的指责显得格外滑稽。澳大利亚工商界已经坐不住了,澳洲商会主席当天就发表声明,呼吁 “保持外交克制,避免影响经贸合作”。 中国外交部很快进行了回应,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是南海最大的沿岸国,也是维护航线畅通的最大受益者,这些年投入大量资源保障航行安全,反观澳大利亚,去年派军舰在南海开展所谓 “自由航行” 多达 12 次,这种挑衅行为才是地区安全的真正威胁。发言人还提到,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就南海行为准则达成共识,绝大多数国家都反对外部势力插手。 马尔斯没提的是,澳大利亚自己正在搞军力扩张。根据澳国防部公布的预算,未来五年军费将增长 60%,重点采购美国的 F-35 战机和远程导弹,还计划在西澳建核潜艇基地。这种一边指责别人,一边自己大买武器的双重标准,连英国《金融时报》都忍不住吐槽 “逻辑混乱”。 俄罗斯科学院的亚太问题专家也插了一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澳大利亚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试图用意识形态划线,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南海航线每年有 12 万亿美元的贸易量,靠的是各国共同维护,不是几个国家搞小圈子就能保障的。 现在的情况是,马尔斯的指责没得到多少响应,反而让澳大利亚的外交困境暴露无遗。想靠反华讨好美国,却怕得罪最大贸易伙伴。想在地区事务中刷存在感,却没多少国家愿意跟牌。 而且东盟国家已经表态了,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对抗。印尼外交部明确表示,南海问题应该由沿岸国通过对话解决,外部势力的介入只会加剧紧张。这无疑给马尔斯的 “联合倡议” 泼了盆冷水,也让澳大利亚想当 “印太领袖” 的野心落了空。 由此来看,马尔斯的这番操作,本质上其实就是冷战思维的延续。在全球化的今天,靠搞对抗、拉小圈子维护所谓 “安全” 早已行不通。 澳大利亚要是真关心海上贸易航线,不如多做点实事,比如加入中国提出的 “海上合作倡议”,而不是跟着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毕竟生意要做,安全也要讲,可两头讨好的算盘,往往最后都算砸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