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也不耐。刚签完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你老美不讲信用,

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也不耐。刚签完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你老美不讲信用,中国人民也一样。只有是真心真意,才会迎来真朋友。谎话连篇没诚意,实际情况骗自己。 说起中美贸易那点事儿,2020年1月15号在华盛顿白宫签的那份第一阶段协议,本来被吹得天花乱坠,就跟特朗普爱说的“历史性胜利”似的。中国承诺在2020到2021两年里,多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货,其中农业部分占大头,尤其是大豆,每年至少得采购4000万吨。这数字听着就唬人,美国中西部那些农场主当时乐坏了,以为终于能喘口气了。毕竟之前贸易战打得火热,中国对美大豆加了25%的关税,美国出口直接腰斩,农民们卖不出去的豆子堆仓库里发霉,政府还得补贴上百亿才勉强稳住。可协议一签,美国那边采购订单就开始回暖,2020年上半年对华大豆出口一度反弹到240亿美元,看起来像是要重回正轨。 就在1月底,特朗普政府又开始在其他领域下绊子。2月18号,商务部扩展了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名单,半导体、软件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全被卡住,尤其是针对华为那帮电信设备供应商,美国公司一律不准供货。这不是明摆着签了协议还想着继续掐脖子吗?协议里明明说要缓和贸易摩擦,结果一边签字一边加码,出口管制这事儿直接让协议的诚意打了个大折扣。市场一下子就乱了套,美国自己的企业也跟着遭殃,供应链断裂,成本蹭蹭上涨。那些本该卖给中国的零部件,转手找不着买家,堆在仓库里吃灰。特朗普这套操作,表面上喊着保护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想在谈判桌上多占便宜,可这种反复无常的作风,早把合作氛围搅黄了。 我国采购部门一看美方不守规矩,立马就把大豆订单节奏改了。原本计划短期内从伊利诺伊州那些仓库装船的几万吨货,直接推迟了。转头就加码跟巴西和阿根廷的合同,3月份开始,南美大豆进口量直线上升。巴西那边的出口,2020年上半年就冲到创纪录的8000万吨,阿根廷也跟上,份额升到1500万吨。结果呢,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结构里的占比,从协议前的30%滑到不足20%。这不是被动挨打,而是聪明地用市场选择权说话。中国这些年本来就在拓宽进口渠道,过去十年,南美和东南亚的粮食合作稳稳当当,价格、运输、质量都过硬。巴西大豆蛋白含量高,性价比更好,阿根廷的产量稳定,船运时间也合适。换句话说,早就不把鸡蛋全搁一个篮子里了,美方一变脸,中国粮食安全照样稳如老狗。 这事儿闹到后来,美国农民最倒霉。协议承诺的农业出口高峰压根没来,2020年实际只到240亿,2021年勉强爬到390亿,但整体履行率不到六成。那些中西部农场,订单取消后,豆子价格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一路走低,经纪人们天天打电话安抚客户,可损失实打实。农民团体跑到华盛顿游说,报告堆成山,指责政策不稳导致合同飞了。补贴发是发了,可那点钱哪够填坑?贸易战从头到尾,美国企业丢了上千亿,消费者物价还跟着涨。特朗普爱在推特上吹嘘保护工人,可自家农户比谁都清楚,这不稳定政策就是定时炸弹。反观中国,调整采购后,进口总量不降反升,9月份海关数据一出,巴西占了85%,阿根廷9%,美国直接零蛋。这趋势从2020年就开始了,2025年更明显,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还在涨,可美豆的影子越来越淡。 国际贸易里,信用就是命根子。你不讲,中国也得护自家利益。真朋友是谈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中国这几年,进口多元化走得顺,经济底子硬,面对不确定性不慌。反之,美国政策摇摆,农民、企业都跟着吃亏。希望下回谈判,能多点诚意,少点戏耍,早日回正轨,大家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