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公开反对台积电落户南京,我觉得他的想法和看法非常的正确,我们确实不应该再惯着台湾的任何人和任何企业了,因为这些反骨仔真的不配! 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陆自己芯片产业的发展,毕竟台积电南京厂生产的都是成熟制程的芯片,这些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结果现在平白无故就让给了台积电,自家芯片产业反而受到了挤压,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巨大打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项立刚能说出这番话,绝非一时冲动。他在通信和科技领域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从早期的行业记者到后来创办科技媒体,再到深耕芯片产业研究,见证了大陆科技从追赶到部分领域并跑的全过程。他手里攥着的行业数据,比不少从业者都要详实——就拿成熟制程来说,中芯国际的28nm工艺早就实现稳定量产,华虹半导体的特色工艺也能满足国内大部分消费电子、物联网设备的需求,这些都是无数工程师熬了无数个通宵才啃下来的硬骨头。 台积电南京厂2018年投产,主打16nm和28nm成熟制程,投产后很快就拿下了大陆不少终端厂商的订单。表面看是招商引资的“成果”,可背后的代价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大陆芯片设计公司本来会优先选择本土制造企业合作,可台积电凭借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用更低的报价抢走订单。这直接导致中芯国际、华虹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出现波动,研发投入的回收周期被拉长,而这些钱本可以用在更先进的制程研发上。 更值得警惕的是,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和先进产能始终留在台湾,大陆工厂不过是其“利润补充站”。去年台积电全球营收超6000亿新台币,南京厂贡献的利润很大程度上补贴了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的高昂成本。反观大陆,我们为了吸引台积电,给出了土地、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可换来的却是本土产业被挤压,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真的该醒醒了。 有人会说“都是中国企业,何必计较”,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台积电虽为台企,却长期被美国掣肘,多次配合美方对大陆芯片企业实施限制。更让人寒心的是,台湾岛内部分势力还借着台积电的技术优势,炒作“科技台独”,试图割裂两岸产业联系。项立刚的反对,本质上是呼吁大家清醒认识到:产业安全比短期利益更重要,扶持本土企业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不是说要彻底排斥台企,而是要坚守底线——对于那些真心推动两岸产业融合、愿意分享技术的企业,我们欢迎;但对于只想利用大陆市场牟利,却阻碍我们技术自主的企业,绝不能再“惯着”。大陆芯片产业的崛起,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坚持和奋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