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既能城市代步,又能周末去野,这款混动SUV适合全家人一起出游

周五傍晚的环路总是堵得走不动,车流挪得比人散步还慢。这时候手机弹出朋友的露营朋友圈,看着篝火旁滋滋冒油的肉串,还有帐篷顶

周五傍晚的环路总是堵得走不动,车流挪得比人散步还慢。这时候手机弹出朋友的露营朋友圈,看着篝火旁滋滋冒油的肉串,还有帐篷顶上的漫天星星,特别让人羡慕。这种“人在城里上班,心却飘到野外”的感觉,很多上班族都有过。大家对家用车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平时早晚高峰能灵活开,养车花钱不多,周末能装下家人和行李,往那些小众风景地跑,这样的车才真的好用。

20万左右的预算,想找辆既能在城里代步,又能偶尔去户外撒撒野的车,以前挑起来确实费劲。2025款捷途旅行者CDM算是冲着这个需求来的,宣传说能两头兼顾。只是车这东西,好不好不能只听说法,得实际开着看。不管是早高峰的窄路堵车,还是城郊没铺好的土道,都能看出它到底行不行。

捷途旅行者CDM是个“方盒子”造型,和市面上很多圆乎乎的城市SUV不一样。车身棱棱角角的,轮眉往外鼓着,前脸也立得板正,看着就不是只能在市区里转悠的样子。这些设计不光是为了好看,不少地方都挺实用。

车头“JETOUR”字母下面的格栅,有防蚊虫的设计。跑乡下小路时,能挡住不少飞虫,不至于堵了冷凝器影响散热。它的大灯也还行,暴雨天晚上走山路,自动远近光反应挺快,开远光后路边的碎石、坑洼都能看清。和同价位的一些车比,照明效果说得过去,这种关乎安全的设计,确实比单纯好看有用。

车身侧面的A、B、C、D柱都藏起来了,看着像悬浮车顶,挺时髦。但更实用的是凸出来的塑料轮眉,在城郊施工路段开车,不小心蹭到路边灌木,一般就轮眉上留道浅印,车身漆面不会有事。常走复杂路况的人都知道,耐造比漆面干净重要多了。搭配的20英寸轮毂和AT胎,本来以为城里开胎噪会大,实际时速60公里以内,路噪控制得还行,越野时抓地力够,城里开着也不算吵。

车尾挂着全尺寸备胎,这是硬派SUV常见的设计,确实能用得上。在远郊信号不好的地方,车胎扎了的话,有全尺寸备胎就能自己换好接着走,不用干等救援。现在不少城市SUV只给补胎液,碰到这种情况就挺麻烦,对比下来,全尺寸备胎让人踏实些。侧开的电吸尾门也方便,双手抱着露营装备时,不用放下东西,碰一下感应区就开了。

对既要家用又要户外的人来说,空间能不能调比尺寸数字更重要。捷途旅行者CDM有普通版和加长版,能适应不同情况。加长版比普通版长249毫米,多出来的长度全用在车尾的“独立收纳仓”上,这个设计挺贴心。

户外玩完回来,帐篷沾着泥、折叠椅湿乎乎的,直接放进车里容易弄脏座椅地毯。独立收纳仓正好能把这些脏东西和车内隔开。收纳仓开口高度合适,身高160厘米左右的人拿放大件也不费劲。里面还有可拆的防水垫和挂钩,方便固定装备,后续清理也简单,这些细节考虑得挺周到。

车内乘坐空间还可以,身高183厘米的人坐前排,调整好姿势后,头部还有一拳多空隙,不闷。后排座椅靠背能调角度,膝盖离前排有两拳半距离,长时间坐也不会太难受。中间地台只凸起来3厘米左右,中间乘客的腿也能自然放着,不用蜷着。

加长版是2+3+2七座布局,不像有些车的第三排只是个摆设,这个第三排确实能坐人。身高172厘米的人坐进去,腿还有一拳空间,短途一两个小时没问题。家里孩子多,或者偶尔接亲戚,七座比五座实用。不用第三排时,拉一下扳手就能放倒,和第二排连成平整空间,装东西的能力也跟着上来了。

这车装东西的能力不错,把二、三排座椅都放倒,能有1653升的宽敞空间。放个双人床垫、大露营冰箱、烧烤架,再塞下儿童自行车和冲浪板都没问题。露营碰到暴雨的话,车内铺好床垫就能当临时睡处,配合64英寸大天窗,视野通透,比帐篷舒服安心些。

打开车门,内饰风格和外观搭得上,线条直来直去的有硬气感,但材质和细节又很家用。中控台面板摸起来细腻,按下去也不塌,没有同价位车常见的塑料廉价感。

座椅是麂皮的,夏天用着舒服。车在正午太阳下晒一小时,坐上去也不会像皮座椅那样烫,透气性不错。长时间开长途,座椅软硬适中,对腰的支撑也可以,能减轻些疲劳,后背屁股也不容易闷汗。

智能配置用着顺手,10.25英寸仪表盘加15.6英寸中控屏,显示清楚,界面也简单。因为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操作流畅,切导航、放音乐、开视频都不卡。四音区语音识别挺实用,后排乘客说“开空调”,系统能认准位置,只开后排的,不影响前排。

除了入门款,大部分车型的主副驾座椅都有通风、加热和电动记忆功能,不同季节都能用。冬天早上,提前用手机APP开座椅加热,上车就是暖的。夏天开通风,后背的湿热很快能散掉,保持干爽。顶配的睡眠头枕挺软,能托住头和脖子,长途在服务区休息时,能缓解些疲劳。

全场景用车,动力得满足两方面,城里开要省油,野路跑要有劲。捷途旅行者CDM用的是鲲鹏超能混动C-DM系统,1.5T混动发动机加三挡混动变速箱,技术不算新但成熟,实际用起来表现比较均衡。

两驱版装了43.24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208公里,实际在城里开,大概能跑190公里。每天上下班50公里的话,充一次电能开四天。家里有充电桩的话,一度电0.6元,一百公里电费12元左右,比同级别燃油SUV日常花费少不少。

电池没电时,发动机会自动启动,过程比较平顺,几乎感觉不到顿挫,开车的质感能保持住。时速60公里以内加速线性,想超车踩油门,动力能跟上。在快速路上开到100公里时速,车也稳,不会发飘。

四驱版是1.5T发动机加三个电机,系统综合功率340kW,峰值扭矩700N·m,官方说百公里加速7.2秒。在城郊土山路这种复杂路况,动力表现可以,爬陡坡、过坑洼时动力都能及时到,就算坐满了人、装着行李,也不会觉得动力不够,开车心里有底。

长途去户外,续航是比较让人担心的点。四驱版加满油充满电,综合续航能超1300公里,还有70L大油箱。从市区去400公里外的露营地,来回不用加油充电。在没充电桩的野外,这点省心,能安心玩不用找充电的地方。

买这种SUV的人,不会拿它去玩极限越野,主要是希望能应付平时的复杂路况。捷途旅行者CDM的通过性参数还行,201毫米离地间隙,过一般坑洼不用怕托底。700毫米涉水深度,夏天暴雨积水或过浅滩,车能平稳开过去,不用绕路。

四驱版有差速锁和“坦克转向”功能,实际用着方便。在狭窄山间小道掉头,开“坦克转向”后,内侧后轮锁死,转弯半径变小,原来要倒好几次的弯,一次就能过,省事儿。还有“7+X”越野模式,能适应沙地、雪地、泥泞等路况。去沙滩露营时切沙地模式,车会自己调动力,减少车轮打滑,开着稳。

2.2kW车内放电和6.6kW车外放电功能,对露营的人来说实用。接电磁炉、电烤架、投影仪这些大功率电器,供电稳定,能支持野餐、露天电影这些活动,让户外玩得丰富些。24小时驻车空调也贴心,夏天在车里休息,不用开发动机就能一直吹凉风,安静又省钱,不会闷得慌。

安全是开车的重要前提,捷途旅行者CDM在车身结构上有保障。钢笼式车身,高强度钢用了八成以上,关键部位是1500MPa热成型钢,强度大概是普通钢的3到4倍。发生碰撞时,能给车内人提供比较坚固的保护空间。高密度车顶也增强了车身刚性,就算翻车,也能较好地保护头部安全。

混动车型的电池安全大家都关心,这款车用的宁德时代电池包做了多层防护。经过挤压、穿刺、涉水等极端测试,碰撞或涉水时,能降低电池短路、起火的风险,日常开或者轻度越野都让人放心。

总的来说,17.99万起的2025款捷途旅行者CDM,在外观、配置、动力、空间和油耗上平衡得还可以。它不是什么追求强劲的车,极限越野不行,也做不到纯电车的零油耗,但确实对准了多数上班族的需求,城里开省油省心,周末也能满足户外出行。

如果你不想丢了城市生活的方便,又想节假日去亲近自然,这款车可以看看。它可能满足不了所有要求,但大多数人心里的“诗和远方”,它能陪着去。

当然,车无完车。它的第三排,身高175厘米以上的人长途坐会觉得不舒服。车机部分功能的操作逻辑,也还有优化空间。但这些小问题不影响它日常用,20万这个价位,它算是一款实用的全场景SUV。

这款想兼顾多场景的混动SUV,合你的心意吗?买SUV时,你更看重造型、空间、油耗还是智能配置?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