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炒皮蛋:

皮蛋这玩意儿,外国人叫它“千年蛋”,听起来像考古文物,但在中国人手里,它就是下饭神器。传说早年间,湖南有位老奶奶,家里穷得只剩两个皮蛋和一把青椒,孙子放学回来喊饿,她一气之下把皮蛋切块,青椒拍碎,下锅一炒,结果孙子吃得直舔盘子,从此这道菜就在巷子里传开了。
做法简单到离谱:皮蛋剥壳,一个切四瓣,刀上抹点油,蛋黄就不粘刀。青椒用螺丝椒,辣得够劲,去蒂拍两下,撕成不规则块,这样比刀切更入味。锅里多放点油,先把皮蛋轻轻煎一下,表面微微起皮,蛋黄更香,然后捞出来。余油里下青椒,大火翻炒三十秒,青椒皮起皱就行,再把皮蛋倒回去,加盐、少许生抽、一点点糖提鲜,快速翻两下,出锅!技巧就是火候要大,动作要快,皮蛋炒久了会散,青椒炒久了会软。成品青椒翠绿,皮蛋乌黑,一口下去,青椒的清爽和皮蛋的醇厚在嘴里打架,越吃越香,配粥配饭都绝了。
辣椒炒面筋:

故事发生在河南郑州,当年大学城门口有个烧烤摊,老板生意太好,肉不够卖,于是用洗面筋代替羊肉串,刷上孜然辣椒,结果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连素食主义者都来排队。从此,辣椒炒面筋就成了“素烧烤”的代表。
做法也不复杂:生面筋超市有卖,切成小块,冷水下锅,加两片姜、一勺盐,煮到浮起捞出过冷水,这样面筋更紧实。青红椒各来两个,斜刀切片,籽留着更辣。锅里少油,先下辣椒中火煸炒,炒到辣椒皮起泡,香味出来,再把面筋倒进去,用铲子压一压,让面筋表面微微焦黄,像烤肉一样。接着沿锅边淋一勺生抽、半勺老抽、半勺糖、一撮孜然粉,快速翻炒均匀,让面筋的蜂窝孔吸饱辣汁,最后撒芝麻、蒜末,再翻两下,出锅!趁热咬一口,外焦里糯,辣椒的汁水在面筋里爆开,孜然香直冲脑门,嚼着嚼着就怀疑自己在吃烤肉,却一点不油腻。全程十分钟,成本不到五块钱,减肥党也能放心撸“串”。
辣子鸡丁

这道菜是川菜里的“小鞭炮”,一口下去,麻辣鲜香,像给舌头做了一场电击疗法。家庭版不用整锅红油,三招就能减油不减味。
选材是关键:用去骨鸡腿,比鸡胸嫩,切指甲盖大小的丁,好入味。腌制用“干洗法”:鸡丁加一勺料酒、半勺盐、一勺生抽、半勺糖、大量白胡椒粉,抓黏后撒两勺干淀粉,继续抓匀,让每块肉裹上“干粉外套”,炒的时候锁汁不溅油。辣椒分两次放,一半提前小火焙香,另一半最后下锅提色,香辣分层。
锅里油比平常炒菜多一点点,下鸡丁大火快炒到变色盛出;余油里先放花椒、姜片、蒜粒,再倒入提前焙过的干辣椒段,小火炒到辣椒枣红色,厨房瞬间像点燃“麻辣烟雾弹”,这时候把鸡丁回锅,加少许糖、几滴酱油,大火翻匀,最后撒一把芝麻、一把葱花,十秒后关火。成品颜色棕亮,鸡丁外微酥内弹牙,辣椒干脆不焦,夹一块入口,先是芝麻香,再是鸡肉鲜,紧接着麻辣像小电流在舌尖跳舞,配冰可乐,爽到跺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