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版无人歼7-MF首飞,就这也能当6代僚机?

美国的初创公司安杜里尔,近期试飞了他们最新研发的CCA无人僚机。这款无人机乍一看,外形上竟有点像无人版的歼7MF,这不禁

美国的初创公司安杜里尔,近期试飞了他们最新研发的CCA无人僚机。这款无人机乍一看,外形上竟有点像无人版的歼7MF,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它真的能胜任六代机的僚机这一角色吗?

在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道路上,中美两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配合的路线。这一选择,无疑为未来空战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挑战。

在中国,有人机家族的发展已然十分成熟。备受瞩目的“银杏叶”战斗机,已经成功试飞了第二代。而在北方,无人机领域也在快速迭代升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早在93阅兵时,中国就大大方方地公开展示了无人制空战斗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强大实力与自信。

再看看美国那边,研发的进度明显慢了不少。在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方面,F47项目推进得特别不顺利,老是碰到各种麻烦事儿,一直都没办法好好开展下去。

再说说CCA无人僚机这块,美国其实一直到今年年底才正式开始搞这个项目。不过呢,美国工业实力摆在那儿,项目启动之后,参与竞争的两家公司,通用动力原子能和安杜里尔,研发的速度还挺快。

通用动力原子能公司早在9月份就进行了试飞,其推出的无人机型号为YFQ - 42。而安杜里尔公司也不甘落后,在10月底,也就是10月的最后一天,成功试飞了他们的YFQ - 44A无人机。

然而,当这款无人机亮相后,不少军迷的第一反应却是:这不就是当年我国研制的歼7NF的无人机版本吗?当然,这只是一个略带调侃的说法。毕竟,YFQ - 44A还是一款相对较新的无人机,其外形设计采用了隐形化理念,力求在隐身性能上有所突破。

但从主体气动布局来看,YFQ - 44A确实与我国90年代末研制的歼7MF型战斗机存在相似之处。它最大的特点便是拥有大大的三角翼,再加上机腹处矩形的可调式进气道,这样的设计十分独特。不过,这样的布局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缺陷,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该机没有内置弹舱。

往研发的源头去深挖,安杜里尔公司可不是从头开始搞YFQ - 44A的。当年它把美国蓝色力量科技公司的“怒火”平台给收购了,然后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装。

不过得说明白,“怒火”平台是2010年代搞出来的设计方案。在那个时候的设计思路里,对六代战斗机时代必须有的隐身设计,特别是内置弹舱这一块,考虑得不是很周全,明显有欠缺的地方。

因此,YFQ - 44A在未来若要作为无人制空僚机投入使用,其空对空弹药只能采用翼下挂载的方式。这种挂载方式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首先,阻力会大幅增加。在原本光滑的构型下,这架飞机本身就只能飞到0.95马赫的速度,一旦挂载上外挂弹药,恐怕速度会更低,这将严重影响其机动性能和作战效率。

其次,隐身性能将大打折扣。外挂弹药会形成复杂的角反射体,导致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RCS)大大增强,使其在面对敌方雷达探测时更容易暴露目标。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YFQ - 44A未来恐怕很难作为隐身飞机的伴随飞行CCA,最多只能前出,充当所谓的浮游炮台来使用。而且,从这架飞机的体型、航程以及速度性能等方面综合来看,其表现似乎也并不理想。

这架飞机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美国在六代机相关系统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美国好像有点太着急了,一门心思想快点拿出点能跟中国较量的成果。

结果呢,这一急就出了问题,把自身研发时存在的毛病和不足都暴露出来了。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疼了只医头,脚疼了只医脚,没有从整体上好好规划,也没深入琢磨该怎么做,缺乏那种全面系统的安排和深度的考量。

在CCA的研制方面,无论是通用动力原子能公司,还是安杜里尔公司,都未能充分、真正地思考未来第六代战斗机有人无人系统中,究竟需要一款具备何种性能的无人机。

它们大多只是拿现有的方案进行仓促的应急改造,从而推出了目前这些产品。因此,这些产品大概率与未来美军所需要的、能够与五代机和六代机协同作战的无人机存在很大差距。

相比之下,我国在93阅兵中展示的无人制空战斗机,无疑展现出了更高的水准。一方面,其完成度更高,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从外形设计到性能表现,从动力系统到机载系统,完全是针对未来战争的需求进行精心打造的。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在中美两国无人僚机的竞赛中,孰高孰低已然一目了然。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前瞻性布局,正逐步引领着未来空战的发展方向,而美国则需要在研发过程中更加注重系统性规划和深入的技术创新,才能在这场竞赛中迎头赶上。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