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这41个国家,为什么缺粮?

上一篇,我们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年7月的报告,展示了造成各国粮食不安全(缺粮)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天气灾害、粮价

上一篇,我们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年7月的报告,展示了造成各国粮食不安全(缺粮)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天气灾害、粮价高企、地区冲突、经济危机、粮食减产和区域动荡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严格来说,天气、冲突和经济危机是造成粮食问题最关键的原因。跟上一期(2025年3月)的报告比,粮食不安全、需要外部粮食援助的国家数量减少了4个(从45个减少到41个)。当然,报告也说明,数量减少的原因不是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吃饱饭了,而是“受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信息滞后影响,2025年3月发布的上一期报告将以下国家从名单中移除:刚果、厄立特里亚、XX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你可以理解为,因为这些信息不透明或不及时共享,报告的撰写者并不知道这些国家具体的饥饿情况。这一篇,我们将前一篇的图表转换一个角度,观察需要外部粮食援助的国家,分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粮食短缺。为了更好理解粮食短缺的原因,我们按照宗教属性、发展水平、区域属性等因素,将这41个国家划分为5个类别。

数据显示,伊斯兰合作组织会员国的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巴勒斯坦属于联合国观察员国)正深陷粮食不安全困境,占伊斯兰合作组织全部57个会员国的比重为40%,占本期存在粮食短缺国家数量的56%。从北非到中东,从撒哈拉以南到南亚,一场由冲突、气候与经济三重危机交织而成的“完美风暴”正在吞噬数百万人的餐桌。

冲突无疑是这场饥饿危机中最尖锐的刺。

在巴勒斯坦、也门、叙利亚、阿富汗、苏丹和尼日利亚北部,持续的战火和武装动荡不仅摧毁农田、炸毁市场,更切断了粮食供应链。

也门的渔民不敢出海捕鱼,叙利亚的农民被迫弃耕逃亡,苏丹的村庄在交火中变成焦土。冲突不仅制造饥饿,更让人道主义援助难以抵达最需要的人手中。

气候的残酷戏法也在同步上演。干旱、洪水与极端气温成为压垮农业的又一重枷锁。

索马里连续五季降雨不足,牲畜成批死亡;巴基斯坦的洪水冲走了即将收获的小麦;尼日尔和乍得的沙尘暴掩埋了脆弱的农田。

这些伊斯兰国家多位于全球气候脆弱带,却缺乏应对灾害的水利设施和农业技术,只能被动承受自然之怒。

经济崩溃则悄悄抽走了普通人餐桌最后的支撑。黎巴嫩货币贬值超过90%,面包价格暴涨;阿富汗外汇见底、援助锐减,连小麦种子都难以进口;苏丹和津巴布韦的通胀率突破三位数,教师、司机、裁缝——越来越多城市家庭也开始面临断粮。

能源涨价、债务高企、失业蔓延,形成了一场无声的经济海啸。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因素往往在同一国家叠加爆发。例如在苏丹,内战导致流离失所人口超过800万,同时旱灾使粮食减产40%,而货币崩溃让进口粮食变得遥不可及。也门同样被困在“冲突+气候+经济”的三重泥沼中,全国三分之二人口急需粮食援助。

比较而言,其他非伊斯兰合作组织的非洲国家,粮食短缺更主要的原因是天气,当然中非共和国、刚果(金)和埃塞俄比亚的冲突,也影响了粮食安全。

评论列表

15xxx92
15xxx92 4
2025-10-14 18:53
朝鲜

安安小小姐姐 回复 10-15 10:55
这期报告里没朝鲜,应该是那边没共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