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多家汽车投诉平台及车主社群中,比亚迪旗下部分新能源车型出现的“EV功能受限”故障码引发广泛关注。据多位车主反映,车辆在行驶中,尤其是在高速路段,突然弹出该警示,随即出现动力中断、车速骤降的“失速”情况,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车主亲述:高速路上的突发危机
“当时车速接近100公里/小时,屏幕突然跳出‘EV功能受限’的红色警告,然后车子明显感觉没劲了,油门踩下去没用,速度快速往下掉。”一位来自广东的比亚迪宋PLUS EV车主王先生回忆起上月经历,仍心有余悸。“幸亏当时后方没有紧跟的大货车,勉强滑行到应急车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类似遭遇并非个例。一位湖南的汉EV车主李女士同样在高速公路上经历了惊魂一刻。“故障码出现后,车辆迅速失去动力,只能打着双闪慢慢靠边。后续车辆被拖至4S店,检测后被告知需要更换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
据不完全统计,出现此类问题的车型涉及比亚迪旗下多个纯电及DM-i混动系列,投诉多集中于2021至2023年款的部分车型。
“EV功能受限”究竟是什么?
“EV功能受限”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故障提示。据资深汽车维修专家解释,该报警通常意味着车辆的高压电系统或相关核心部件(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出现了异常。车辆为保护核心部件免受进一步损坏,或出于安全冗余设计,会主动限制或切断动力输出,从而导致行驶中“失速”。
专家进一步分析,可能诱因有多方面:
1. 动力电池故障: 包括电池内部单体电压不均衡、电池包内部线路接触不良、BMS(电池管理系统)软件标定或硬件本身存在缺陷等。
2. 电控系统问题: 负责协调整车高压电的VCU(整车控制器)或MCU(电机控制器)可能出现软件逻辑错误或硬件故障。
3. 高压线束或连接器问题: 连接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的高压线束或接插件存在松动、接触电阻过大或绝缘层损坏等情况。
4. 充电关联问题: 使用不兼容或故障的充电桩,可能导致电池或电控系统数据异常,进而触发保护机制。
厂家与4S店如何应对?
面对车主的集中投诉,部分比亚迪授权服务中心已对此问题展开排查和维修。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电池均衡、更新相关控制器的软件程序、更换存在问题的电池模组、电池包总成或电控系统相关部件。
有4S店售后服务人员透露,厂家对此类问题高度重视,已内部下发多项技术通告和解决方案,指导门店进行针对性维修。但对于故障的根本原因,尚未有统一的官方公开说明。
行业观察:快速扩张下的品控与安全考验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销量连年高速增长。但在产能与销量快速爬升的同时,如何确保每一台下线车辆的核心零部件质量与系统稳定性,成为严峻挑战。
“EV功能受限”及其引发的“失速”问题,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安全,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之一。这不仅考验着比亚迪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售后服务能力,更对其供应链管理、生产品控和核心三电技术的成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费者权益与安全警示
对于已购车车主,专家建议:
· 一旦车辆出现“EV功能受限”提示,应立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靠边停车,并联系官方售后寻求救援。
· 定期前往官方服务中心进行规范的保养和检查,及时更新车辆系统软件。
· 保留完整的维修记录,若同一问题反复出现,可依据汽车“三包”政策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潜在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也应全面了解意向车型的市场反馈和口碑,特别是关于核心三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针对比亚迪部分车型的“EV功能受限”问题,相关投诉和个案仍在增加。车主们期待厂家能给出更彻底、更公开的技术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重大安全隐患,保障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