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0月21日)表示:“从军事上来说,我们远远领先于中国。除了舰船之外,我们在所有军事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我们会追赶他们。” 他一边说“除了舰船,其他所有军事领域都比中国强太多”,一边又急着补一句“我们会追上他们”。之所以这么自相矛盾,核心就是美国既想撑着“军事霸权”的面子,又没法装看不见中国军力稳步发展的事实,两头拉扯着,那股焦虑劲根本藏不住。 先说说所谓“远远领先”的说法,其实本身就站不住脚。美国确实在军费投入、全球军事基地布局这些地方还有优势,2025年国际战略研究所刚出的报告里写着,他们现役军人有130万,军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数量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 但这些优势,正被中国国防力量有针对性的发展一点点削弱。就说中国海军舰船数量增加这事,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咱们中国海岸线长,海洋利益也广,要维护主权,发展现代化海军本来就是该做的事,跟针对谁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在导弹防御、网络安全这些关键领域,中国早就突破了美国的单方面垄断,所谓“全面领先”,不过是美国自己骗自己的说法。更关键的是,中国发展军力一直守着防御性国防政策,从来没像美国那样在全世界到处搞军事干预。 这种“发展是为了自保,力量用来护家”的定位,跟美国动不动就用武力施压的霸权做派一对比,美国那套“领先论”连道德上的站脚地都没了。 再看“会追赶他们”这句话,这才是美国焦虑的真模样。特朗普政府一上台,就急着把战略重心往印太挪,甚至不惜从欧洲撤劲、逼着乌克兰停火,就为了把资源凑一块对付中国。 这种战略调整背后,全是对中国军力发展的不安:从《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里把中国说成“唯一一个步步紧逼的威胁”,到跟日本、菲律宾绑得更紧搞军事合作,把驻日美军司令部升级成联合作战司令部,还额外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这些装备,美国每一步动作里都透着“怕被超过”的紧张。 就像那种常年占着第一名的选手,突然发现对手正稳稳地追上来,嘴上硬说“我还领先呢”,脚底下却忍不住加快了步子。这种“要追赶”的说法,本质上就是美国霸权思维在作祟——它就接受不了有国家在军事能力上靠近自己,哪怕人家这种靠近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更深一层说,美国的军事焦虑早超出了单纯比实力的范畴,更像一种没头没脑的过度担心——就跟医学上定义的焦虑似的,担心得没边,跟现实完全对不上,最后自己都乱了套。 美国一边在军费上占着绝对优势,2025年全球每10美元的防务开支里,就有4美元是美国花的;一边又天天喊着“中国威胁”,这种认知上的失衡,正好符合焦虑的特点:心里总绷着,担心个没完,甚至脑子里净是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 而且这种焦虑还带着点“精神分裂”的味——既想通过遏制中国保住自己的霸权,又舍不得放弃中国市场;既让盟友多掏钱军费配合自己的战略,又对着盟友加关税,这种里外拧巴的拉扯,把美国的军事战略搅得越来越乱。 其实咱们中国发展军力,从来不是为了跟美国比个高低,就是为了守住“保家卫国”的本分。从建国初期搞“两弹一星”,到现在建现代化国防体系,每一步发展都对着历史教训和现实需求来的。 中国从来没在海外建过军事基地,也没挑过任何一场军事冲突,这种“先顾着自卫”的发展路子,跟美国常年发动对外战争、到处输出军事干预的做法,根本不是一回事。 特朗普把这种和平发展当成“威胁”,还陷在“既领先又要追赶”的逻辑坎里,说白了就是美国的军事思维还停在冷战时期的零和博弈里,压根不懂“安全是大家一起的”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美国的焦虑里,还藏着战略收缩的烦心事。为了凑力量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特朗普政府想从欧洲撤出来,还让欧洲盟国把军费提到GDP的5%,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的安全。 可这种“甩包袱”的办法根本没成——俄乌停火的事拖到现在没个结果,欧洲对美国的信任也越来越低,想把战略重心转到印太的计划根本推进不动。 这种困境,让美国的军事优势看着越来越虚。就像特朗普说的那些话,表面上挺硬气,其实早就露了底气不足的馅——真正的领先根本不用反复说,真有自信的话,也不会因为别人和平发展就慌成这样。 说到底,特朗普这自相矛盾的话,就是美国军事霸权焦虑的缩影。中国军力发展是历史必然,就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也是守护世界和平的一股稳当力量;可美国要是一直抱着“霸权不能动”的执念,在焦虑里把自己的战略搞乱,最后只会耗掉自己的实力和信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