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前几年还是80-150公里纯电续航的“通勤神器”,如今直接冲刺350-450公里

前几年还是80-150公里纯电续航的“通勤神器”,如今直接冲刺350-450公里+,电池容量飙到80kWh,连纯电车看了都得说句“卷不动了”。车企们仿佛达成共识:“拼完价格拼电池,续航越长越吃香”,但这波操作真的是技术进步,还是在给消费者“画大饼”? 且慢欢呼!大电池的副作用比奶茶的热量还藏不住。电池容量加20%,后备厢直接缩水15%,中型SUV秒变紧凑型,露营装备、婴儿车只能二选一;整备质量狂增210公斤,电耗涨15%,操控性滑坡,紧急变线堪比“开船”;充电更是灾难现场,60kW充电桩充2小时起步,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能从天亮等到天黑。 更扎心的是,数据不会说谎:增程式车主年均长途超200公里才12次,超300公里单日行驶占比仅3.7%,超大电池利用率长期低于60%,这不就是“买了个祖宗供着”? 最坑的是钱包!每多10kWh电池,车价涨1.5-2万,保险多花2000-3000,贷款利息直接差出1万。专家算了笔账,高出的成本得8年电费才够补,可谁家车能开8年不换啊?这哪是买车,分明是给车企的“内卷税”买单。 增程式的初衷明明是“城市用电省,长途用油稳”,结果现在搞得“大电池当摆设,增程器变备胎”。与其堆电池参数,不如把增程效率提上去、把补能设施搞完善,毕竟消费者要的是“日常好开不心疼”,不是“参数好看用不上”的噱头。 别再让增程式汽车跑偏啦!与其在电池容量上死磕,不如回归技术本质,在能效、成本和体验之间找平衡。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不是为了买个“移动充电宝+累赘”呀~ 增程式汽车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