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其病因复杂多样,包括气虚推动无力,津液亏虚,肠道失润或脾虚湿阻,运化失常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症型选用相应的经典中成药进行调理,以下详细介绍三种具体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脉饮
生脉饮源自古代名方生脉散,有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核心功效为益气复脉,敛阴止汗,该药虽以治疗心悸短期为主,但对阴虚精亏型便秘具有显著疗效,此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粪状,伴口干咽燥,皮肤粗糙,舌红少苔等症状
其机制在于麦冬滋阴生津与濡润肠道,人参补益元气,助推动之力,五味子敛收固色,防止津液外泄,三者协同即补充肠道所需水分,有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尤其适合老年人或久病体弱者阴液不足导致的顽固性便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兼有湿热内蕴者慎用,以免滋腻伤胃

二,补中益气丸
源自李东恒脾胃论,以黄芪为君药,配伍白术,陈皮,升麻等,专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之症,适用于因脾气不足导致的大肠传导无力的虚便秘
典型症状包括排便费力,便后疲乏加重,腹胀纳差,面色萎黄等,方中黄芪大补元气,以升清扬,白术健脾燥湿,增强运化,升麻,柴胡饮药上行恢复脏腑正常位置关系,现代研究证实该药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改善盆底肌协调性,对产后或术后出现的功能性便秘效果优佳,但实热机制或虚火火旺盛者禁用,否则可能加重燥结

三,参苓白术散
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人参,茯苓,山药,莲子等组成,侧重健脾,祛湿,利水渗着针对脾虚湿盛型便秘,即所谓湿便秘,这类患者虽有便意,却排出不畅,粪便黏腻不爽,常伴肢体困中,食欲不振,舌苔厚腻
方中人参,白术借用脾胃一至本,茯苓,薏苡仁渗湿治标,砂仁芳香,醒脾开胃,前方通过恢复脾主运化的功能是水谷经为正常腹部糟粕得以下行,临床常用于慢性肠炎合并便秘者,既能缓解腹胀不适,又能逐步建立规律排便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依赖泻下药物而忽视健脾,易形成恶性循环

四,辨证选要点
实证多因热结或食积易攻下导致虚症,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分别对应不同方剂,上述山药均属补益剂,仅用于虚症
如气阴两虚,可选生脉饮和增液汤,脾虚加湿则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燕麦等,配合腹部按摩,增强疗效
中医治疗便秘强调通法多样,绝非一味攻下,生脉饮,养阴润燥,补中益气丸,升阳举陷,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三者分别对应不同的体质类型,便秘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