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试驾五菱星光 730:10 万级家用 MPV 的 “无短板” 之选

如今的家用 MPV 市场,早已不是 “有座就行” 的粗放时代。三孩家庭要空间够大,上班族要省油省心,老人孩子要上下车方便

如今的家用 MPV 市场,早已不是 “有座就行” 的粗放时代。三孩家庭要空间够大,上班族要省油省心,老人孩子要上下车方便,预算却大多卡在 10 万级这个关键区间。比亚迪宋 MAX 偏科于混动却少了纯电选项,传祺 M6 空间够用但电滑门要到高配才给,不少车型要么配置缩水要么动力单一,很难满足全家需求。直到我在 4S 店试驾了刚上市的五菱的星光 730,这款带着五菱 15 年 MPV 积淀、服务超 800 万用户的继任车型,好像才算真正戳中了家庭用户的所有痛点。可以说,这款车就是10 万级真的能买到 “全家人都满意” 的家用 MPV。下面,我们以2025款 125km 豪华型为例,一起来看一下。

先看颜值,星光730 彻底摆脱了传统 MPV “工具车” 的刻板印象,官方定义的 “X 探索生活” 设计理念,让外观兼顾大气与家用感。该车的车身尺寸为4910mm×1875mm×1765mm,轴距长达2910mm,平直的车顶线条和贯穿式车窗设计,既保证了头部空间,又让车身显得修长协调。前脸部分,该车依据动力版本做了差异化设计。其中,燃油版和插混版采用 “星耀” 大尺寸熏黑格栅,搭配两侧平行四边形 LED 大灯组(内置双 LED 日行灯,官方数据显示光照强度达 12000cd),显得沉稳有气场;而纯电版则是采用封闭式 “星瀚” 前脸,暗藏的通风孔能优化风阻,再配合低风阻轮毂,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9Cd,高速行驶更省油省电。车身侧面的 “星光” 腰线从车头延伸至车尾,搭配 17 英寸双色轮毂(部分版本可选 18 英寸),弱化了 MPV 的臃肿感;车尾的贯穿式 LED 尾灯与前脸呼应,内部 64 颗 LED 灯珠组成动态流水效果,晚上点亮后辨识度拉满,后包围的黑色护板还能防刮蹭,家用场景里这点特别实用。车身颜色有烟霞灰、银霜白、曜石灰、暮山紫四种可选,我试驾的烟霞灰在阳光下会泛着细腻光泽,比常见的黑白配色更显档次。

坐进车内,星光730座舱的质感和智能化配置完全超出 10 万级预期。官方数据显示,车内软质包覆占比达65% ,胡桃棕或暖沙棕的双色内饰搭配细节处的缝线,丝毫没有同价位车型常见的粗糙感。更吸睛的是,该车的采用的是由12.8 英寸 2.5K 高清悬浮大屏(部分版本配备),搭配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形成双联屏,屏幕分辨率达 2560×1600,滑动流畅度堪比主流平板,没有卡顿延迟。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内置的Ling OS 灵犀系统是核心亮点,官方标注语音唤醒响应时间仅0.8 秒,而且还支持 8 大方言 + 童语识别。我试驾时用四川话喊 “你好小菱,把空调调低两度”,系统瞬间响应,比很多合资车型的语音助手更聪明。车机功能也很实用,官方明确支持华为 HiCar、CarPlay、CarLife “三车联”,其中华为 HiCar 支持应用跨屏流转,手机上没看完的导航能直接同步到车机,就算手机息屏也能正常操作。对家庭用户来说,该车配备的540 度全景影像(含透明底盘) 是刚需配置,官方数据显示影像视角覆盖车身周围 10 米范围,分辨率达 1280×720。试驾时,驾车过窄路、停车入库,屏幕上能清晰看到车身周围和底盘下方的石子、凹陷,彻底告别 “盲区焦虑”。不仅如此,该系统还预设了小憩、露营、离车不下电等 6 种场景模式,比如切换到露营模式,空调会自动维持 26℃,同时激活外放电功能(纯电版支持 3.3kW 外放电),后期通过 OTA 还能增加更多功能,这点很有诚意。另外,车内用料也经过官方认证,采用环保胶黏剂和低 VOC 材料,通过中汽研 “CN95 级” 座舱认证,实测车内甲醛含量低于 0.02mg/m³,有宝宝的家庭坐进去完全不用担心异味问题。

再绕不开家庭用户更看重的空间,星光 730 的 “真 7 座” 有官方数据支撑。该车拥有2910mm 轴距,搭配 “2+2+3” 黄金布局,车内空间宽敞。其第二排独立航空座椅的官方尺寸为坐垫长 520mm、靠背宽 500mm,支持前后 150mm 滑动和靠背 127° 调节,还带可调节扶手和腿托(腿托展开长度 180mm)。我带着 178cm 的同事体验,他坐在第二排能轻松跷起二郎腿,230mm 的过道宽度,让家属抱着儿童安全座椅进出第三排时基本不用侧身,比同级别宋 MAX(官方过道宽度 180mm)更宽敞。而第三排的官方数据也很亮眼,其坐垫长 480mm、靠背高度 650mm,我坐进去时膝盖离第二排座椅还有 100mm(约一拳)距离,头部空间 85mm(约一拳半)。可以说,175cm 以下的成年人短途乘坐完全不憋屈,孩子在里面甚至能轻松转身。

储物能力方面,星光730 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该车在7 座满员状态下,后备箱官方容积为315L,能塞进两个 28 寸登机箱(官方实测);而放倒第三排后,容积则可以拓展至1202L。我试驾时把露营天幕、折叠桌椅、烧烤架一股脑全塞进去,还剩不少空间;如果把第二、三排同时放倒,容积可达2380L,甚至能放下 1.8 米的床垫,实用性拉满。细节上,官方标注全车有25 处储物空间。其中,该车的门板槽能放下 4 瓶 550ml 矿泉水,中控台下的镂空储物格容积达 8L(能放抽纸 + 雨伞),贯穿式储物盒长 350mm(能收纳过路费票据 + 墨镜),前排还标配 50W 无线快充(官方数据充电 15 分钟可补 30% 电量),连第二排座椅背面都有隐藏式小桌板,每个小物件都有归宿,这才是家用车该有的细致。

更让我惊喜的是星光730的双侧电动侧滑门,这是 10 万级 MPV 里少有的 “全系中高配标配” 配置,而非 “顶配专属”。电动门的官方参数很扎实:门洞高度 1145mm、宽度 780mm,开启 / 关闭时间约 6 秒,支持钥匙、车内按键、B 柱按键、手势感应(部分版本)四种开启方式。试驾时正值雨天,我抱着模拟的儿童安全座椅走到车旁,轻轻按下车门按键,门就缓缓打开,低至 480mm 的门槛高度,不用弯腰就能把座椅放进第二排,基本不用像传统侧滑门那样手忙脚乱。另外,这套电动侧滑门采用麦格纳供应商部件,经过 10 万次开关耐久测试(相当于日常使用 10 年),隐藏式轨道还避免了积灰问题,长期使用也不用担心里程故障。

动力选择上,星光730 的 “一车三动力” 有官方数据背书,彻底解决家庭用车场景焦虑。我重点试驾了更受关注的混动版和纯电版。其中,插混版(P1+P3 双电机) 官方数据为 CLTC 综合续航 1100km,纯电续航 120km,亏电油耗 5.3L/100km。试驾时,市区通勤用电成本约 0.1 元 /km,跑高速时油电切换平顺,官方标注换挡顿挫感低于 0.3m/s²,丝毫感受不到闯动;而纯电版则搭载 66.8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500km,官方快充数据为 30%-80% 仅需 30 分钟,每公里成本约 0.07 元,足够一周通勤;1.5T 燃油版的官方参数为至大功率为 130kW,扭矩高达 290N・m,匹配 6AT 变速箱,适合经常跑烂路或充电不便的家庭。这种 “通勤选纯电、长途选混动、复杂路况选燃油” 的配置,比单动力车型灵活太多,难怪试驾车里三种版本都有人抢着体验。

安全和舒适性方面。星光730的车身采用 “六环高强钢笼式结构”,官方标注高强钢占比达78% ,关键部位(A 柱、B 柱)用 1500MPa 热成型钢(硬度相当于潜水艇外壳),还加了铝合金防撞梁,关门时那声厚重的 “嘭” 声,比不少 15 万级车型还扎实。底盘是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官方经过 “30 万公里全域路况” 调校。试驾经过施工烂路时,悬挂能很好地吸收颠簸,数据显示车身振动幅度低于 0.8m/s²,后排家属说比家里之前的轿车还稳。隔音效果也有官方数据支撑,该车的全车配备 28 处隔音材料,前挡风玻璃和四门均为双层夹胶玻璃,官方实测 60km/h 车内噪音仅 52 分贝(相当于图书馆环境),就算加速到 100km/h,噪音也才 62 分贝,孩子在后排睡觉完全不受影响。配置上,该车的三区独立空调是全系标配,官方标注三排温差可控制在 ±2℃,夏天试驾时三排都能快速降温,而且前排座椅还支持 180° 放平(放平后长度 1850mm),等待孩子放学时躺下来小憩特别舒服。

当然试驾中也发现一些小遗憾。星光730的第三排座椅官方厚度为 80mm,比第二排(100mm)偏薄,身高 180cm 以上的成年人长途乘坐可能会觉得支撑不足;车机没有自带流量,需要连接手机热点,且常用功能按键位于中控屏右下角,若能调整到更靠近司机的位置会更便捷。

综合来看,五菱星光730 用官方数据和实际体验,精准踩中了 10 万级家用 MPV 的核心需求:大气耐看的外观告别工具车印象,智能座舱让日常用车更便捷,真 7 座空间有官方尺寸背书,10 万级就能拥有的电动侧滑门解决老人孩子上下车痛点,三动力布局适配各种场景,扎实的安全配置更是给足底气。如果你正在为家庭选一款 “不偏科” 的 MPV,真心建议去 4S 店试驾体验下。这款车或许不是更好的,但基本算得上是 10 万级里值得购买的家用 M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