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巴基斯坦又扬中国国威了!巴阿空军交战,枭龙翼龙高效打击立新功

2025 年 10 月,巴基斯坦军方针对边境恐怖势力发起的精准打击行动引发国际关注,此次行动中,中巴联合研制的 JF-1

2025 年 10 月,巴基斯坦军方针对边境恐怖势力发起的精准打击行动引发国际关注,此次行动中,中巴联合研制的 JF-17 “枭龙” 战斗机与中国产 “翼龙 - 2” 无人机组成作战编队,成功对目标区域的恐怖组织营地及相关设施实施摧毁,用实战成果印证了装备性能与战术配合的双重价值。路透社等国际媒体援引巴基斯坦军方消息指出,此次打击精准命中预定目标,有效削弱了恐怖势力的有生力量,更让中国血统装备的实战适配性得到直观验证。

巴基斯坦近年来面临的反恐形势愈发复杂,2024 年以来恐怖袭击呈加剧态势,仅当年巴军警就开展了近 6 万次清剿行动,而 2025 年开年以来,开伯尔 - 普什图省等多地的恐怖活动仍持续威胁安全稳定。这些恐怖势力的据点多隐蔽于边境纵深地带,依托复杂地形构建防御,传统打击方式面临侦察难度大、突防风险高、打击精度不足等多重挑战。此次行动中,“枭龙” 与 “翼龙 - 2” 的组合恰恰针对性地破解了这些难题,展现出对复杂反恐场景的高度适配性。

“翼龙 - 2” 无人机首先发挥长航时优势,提前数小时抵近目标区域进行持续侦察,将实时获取的目标坐标与动态信息回传至指挥中心及空中作战单元。这种持续的战场监控能力为精准打击提供了关键支撑,尤其对于行踪不定、隐蔽性强的恐怖势力而言,相当于打破了其赖以生存的地形屏障。随后,“枭龙” 战斗机从白沙瓦基地起飞,借助低空突防能力快速抵达作战区域,在无人机的引导下投送精确制导武器,完成打击后迅速撤离,整个过程形成了 “侦察 - 定位 - 打击 - 脱离” 的高效闭环。这种配合既发挥了无人机在战场感知上的持续性优势,又利用了有人战机在打击精度与反应速度上的特点,实现了 1+1>2 的作战效能。

这种 “有人 + 无人” 的协同模式并非偶然,而是巴基斯坦军方对中国装备体系化运用的典型实践。作为巴基斯坦空军主力机型的 “枭龙” 战斗机,经过多轮迭代已发展至 Block III 版本,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先进航电系统,具备多用途作战能力,而 “翼龙 - 2” 则以成熟的侦察打击一体化性能成为反恐行动的常用装备。更关键的是,巴军方构建了以中国产 ZDK-3 预警机为核心的空情保障体系,先由预警机搭建全域空情网,再通过战机与无人机的梯次配合实施打击,这种体系化思路让单一装备的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动中展现的战术协同,实则是中巴防务合作深度的缩影。“枭龙” 战斗机作为中巴联合研制的典范,不仅已成为巴基斯坦空军的中流砥柱,更成功出口至阿塞拜疆等国家,2024 年 9 月阿塞拜疆总统在接收仪式上对其性能给予明确肯定。而 “翼龙” 系列无人机的实战表现,也为其后续型号的迭代提供了宝贵数据支撑 —— 升级后的翼龙 - 3 无人机已具备 9 个挂架,可实现 “打击 + 侦察 + 干扰” 三位一体作战,作战半径较翼龙 - 2 提升近一倍,进一步拓展了任务边界。这种 “实战反馈 - 技术升级 - 市场认可” 的良性循环,正是中国装备出海的鲜明特色。

从装备定位来看,“枭龙” 与 “翼龙 - 2” 并非中国军工体系中的顶尖型号,在航展上常被更先进的隐身装备吸引更多目光,但巴基斯坦军方通过精准的战术设计,让这些装备在反恐场景中爆发出超常战力。针对恐怖势力防御薄弱但隐蔽性强的特点,巴军方设计的 “隐蔽突防、精准打击、快速撤离” 战术,既规避了有人机单独行动时的侦察盲区,又弥补了无人机在高速突防与重火力打击上的不足。这种 “装备适配战术、战术激活装备” 的实践,为更多面临相似安全挑战的国家提供了参考样本。

此次反恐行动的意义早已超越单次打击的战果,它印证了中国装备在高端对抗与反恐治安等多元场景中的适配能力,更凸显了中巴防务合作的深层价值。中国装备的出海从来不是单一产品的输出,而是涵盖装备供应、战术指导、技术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 —— 从 “枭龙” 的联合研制到预警机体系的搭建,从无人机的实战运用到后续型号的迭代升级,处处体现着 “按需定制” 的合作理念。当 “枭龙” 的轰鸣与 “翼龙” 的螺旋桨声在边境上空交织,留下的不仅是反恐胜利的印记,更是中国军工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的务实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