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打两份工都受伤,工伤赔两份?看完这篇全懂了

打两份工的现状与工伤隐患如今,搞副业、打两份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国内,身边不少朋友也是如此,白天在写字楼里当白领,晚

打两份工的现状与工伤隐患

如今,搞副业、打两份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国内,身边不少朋友也是如此,白天在写字楼里当白领,晚上去跑网约车或者送外卖;还有的利用周末时间去做家教、兼职摄影师等等。这种双重甚至多重劳动关系,确实能带来更多的收入,缓解经济压力,还能拓展人脉和技能。

但一旦发生工伤,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责任该由谁来承担?赔偿又该如何落实?这成了很多打工人心中的担忧。 要是处理不好,自身权益就可能受到损害,所以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

法律如何判定工伤责任主体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九条明确指出:“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也规定,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

这就意味着,当你在两份工作中不幸遭遇工伤时,法律把责任清晰地界定给了受伤害时正在工作的那个单位 。

不同类型双重就业的工伤责任认定

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像超市里那些只上半天班的收银员,或者餐馆里晚上才来帮忙的服务员 。他们时间灵活,可能同时在好几家单位工作 。就拿王阿姨来说,她早上在 A 早餐店做帮厨,下午去 B 便利店当收银员。有一天,王阿姨在 B 便利店整理货架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骨折 。这种情况下,即便 A、B 两家店都没给她交工伤保险,B 便利店也必须承担起全部工伤保险责任,要支付王阿姨的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 。因为王阿姨是在 B 便利店工作时受的伤,与 A 早餐店无关,所以 A 早餐店不用承担工伤赔偿 。这也提醒各位老板,别因为非全日制员工工作时间不固定,就想着不帮他们交工伤保险,这可是法定责任,可躲不掉的 。

全日制加兼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有一份全日制工作,社保由原单位正常缴纳 。但为了多赚点钱,下班后或者周末又去找份兼职 。像张先生,他在 C 公司做程序员,这是他的全日制工作,公司给他交了完整的社保 。到了周末,张先生会去 D 培训机构代课 。有一次,张先生在代课结束后帮机构搬教具时,不小心砸伤了脚 。这时,D 培训机构就得承担起工伤责任 。哪怕 D 培训机构没给张先生交工伤保险,也得自己掏腰包支付所有工伤待遇 。因为原单位 C 公司交的保险,只保障张先生在本职工作中的意外,兼职时发生的意外,得由兼职单位负责 。所以,兼职单位可别想着以 “原单位已经交过保险了” 为借口来推脱责任 。

内退、停薪留职人员再就业

还有一些老员工,办理内退或者停薪留职后,又找了份新工作 。李师傅从原单位内退后,去 E 物业公司当保安 。可物业公司没给李师傅交工伤保险 。有一天,李师傅在小区巡逻时被电动车撞伤 。这种情况下,E 物业公司必须承担工伤责任 。虽然李师傅和原单位还存在劳动关系,但他受伤是在 E 公司工作期间,所以原单位没有赔偿义务 。从司法实践来看,只要新单位和职工形成了实际的用工关系,不管职工是否还有其他劳动关系,新单位都要对职工在工作中的工伤负责 。

打工人工伤维权步骤

第一步:立即固定 “在哪受伤” 的证据

一旦发生工伤,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固定证据 。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证据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认定工伤以及确定责任主体 。可以用手机拍摄受伤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包括工作环境、受伤地点、造成伤害的物品等,这些影像资料能直观地还原事故发生时的场景 。要是有同事目睹了事故发生,务必请他们写下证言,详细描述事情经过 。另外,像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也都要妥善保存,这些都能证明你当时在该单位工作 。

第二步:及时报告与申请工伤认定

受伤后,要尽快向实际工作单位报告工伤情况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单位也有义务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要是单位拖着不申请,劳动者自己也别干等着,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 1 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时,需要准备好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材料 。这些材料缺一不可,所以平时就要注意收集和保存 。

第三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在认定为工伤后,如果伤情相对稳定但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需要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这一步主要是确定你的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 。申请鉴定时,要带上工伤认定书、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 。一般来说,鉴定委员会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根据你的伤情和恢复情况给出鉴定结论 。

第四步:协商赔偿或申请仲裁、诉讼

最后,拿着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就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了 。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那就皆大欢喜,按照协商结果签订赔偿协议,尽快拿到赔偿款 。但现实中,很多时候用人单位会耍赖,不愿意赔偿或者赔偿金额远远低于法定标准 。这时候,劳动者也别害怕,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仲裁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工伤情况和应得的赔偿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在两个单位同时就业,发生工伤时,法律的规定是明确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 。作为打工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权益,遇到工伤不要慌,按照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也提醒各位用人单位,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是法定义务,不要心存侥幸,否则一旦发生工伤,不仅要承担巨额的赔偿费用,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只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重视工伤保障,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就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