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勤把汽车换成摩托车,日常体验真的会更好吗? 每天开车上班,单程 15 公里,高峰期堵车能耗掉一个多小时,油费、停车费、保养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最近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换成摩托车通勤。身边有朋友说摩托车通勤能省去堵车烦恼,停车也方便,感觉效率会高很多。但也有人担心安全问题、风吹日晒雨淋的体验,以及城市「禁摩」政策的不确定性。自己犹豫不决,毕竟这涉及到日常出行方式的重大改变。想听听有过汽车换摩托车通勤经历的朋友们,这种转变后的实际体验和感受究竟如何?有哪些是值得分享的? 先说结论:在我所在的小城市会更好。 题主考虑的很周到,还考虑到了城市禁摩政策。 当然我们山城中心城区都没有禁摩,我所在的区县更不会,我没有这个后顾之忧。 先说我由车换摩托的经历吧。 我早上通勤加上送娃5公里左右。我是娃上学之后开始摩托通勤。 为啥,娃学校周围实在是太挤了,每天开车送哪怕老婆临停在旁边等着我都要被不停催促,超过5分钟短信就来了。 换摩托车之后,停在人行道上,从从容容送送娃(下雨除外)。 我认为三点优势: 一是停车。我主要活动范围覆盖老城区和新城,在老城区办事想找一个停车位真的是难上加难。 我没有摩托以前大部分时候去老城区都是打出租或者干脆走路。 在新城停车位多吧但是停了之后也还要走很远。 摩托基本上每个人行道都可以停。比如去万达买咖啡,开车还怕被摄像头拍违停,摩托车直接就骑到了店门口。 二省钱。出门办事坐网约车一般8元起,自己开车路边停车收费2元起,摩托车不需要任何停车费,也省去打车的费用,一个月油钱都上不了100。也就够打10次车。 还没有打车等车的焦虑。办事儿效率嘎嘎提升。 三方便。我们小城为了规范行车秩序,在老城把很多街道弄成了单行道,开车从很近的A点到B点直线距离200米可能就要绕个1公里,外加老城车速一般超不过20,很折腾。 有了摩托车直接人行道过去。 还有现在很多小区也不准小车进去,或者有严格限时,摩托车完全没有这些限制,直接到楼下停车就行。 所以,如果不禁摩,通勤距离不是太远,摩托车真的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