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国务院批准向德国出售400枚AIM-120D-3导弹,算上配套设备总价12.3亿

国务院批准向德国出售400枚AIM-120D-3导弹,算上配套设备总价12.3亿美元。德国的F-35机队,这下算是装上了“尖刀”。有人一眼看透:“这哪是单纯卖武器,分明是把德国和北约更深绑在美国战车上。” 美国国务院这笔对德军售一出,立马就成了国际军迷圈的热议话题。9月25日,国防安全合作局正式通报,批准德国买最多400枚AIM-120D-3型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外加12个精密定位制导段、一个集成测试平台、遥测设备和培训套件,总价12.3亿美元。这不是小打小闹的订单,而是直击德国空军现代化痛点的关键一步。德国空军这些年一直在补课,尤其是F-35A战斗机的引进,本来就带着核威慑任务,现在配上这批导弹,等于给机队安上了远程杀手锏。AIM-120D-3可不是街边货,它是美军现役最顶尖的空空导弹变体,射程能拉到160公里左右,速度飙到4马赫,靠GPS增强的惯性导航和双向数据链路,抗电子干扰能力强到基本锁定就难逃。相比早期型号,这款D-3升级了15块电路板,用模型化系统工程优化硬件,精度和可靠性都上了一个台阶。德国空军拿到手,能直接提升东欧方向的空中拦截力,F-35的隐身外形再加这导弹的火力,巡逻波罗的海时就多了一层底气。 说起德国的F-35采购,这事儿得从2022年俄乌冲突后说起。德国当时喊出“时代转折”,国防部长博里斯·皮斯托里乌斯上任后,立马推动预算翻番,承诺把国防开支拉到GDP的2%。F-35A是重头戏,德国先订了35架,主要部署在布赫尔空军基地,用来扛核共享任务——美德合作下,美方提供的B61核弹由德国飞机投送。这批飞机2026年陆续交付,但配套弹药不能拖后腿,所以导弹订单来得及时。10月20日,又有消息说德国要加码,计划再买15架F-35A,总数冲到50架,这不光是数量堆砌,还得匹配弹药库存。AIM-120D-3完美契合F-35的火控系统,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能无缝对接飞机的传感器融合,飞行员在 cockpit 里就能实时更新目标数据。雷神公司作为主承包商,这次订单稳稳落袋,生产线在图森工厂加班加点,预计首批导弹明年中运到德国。整个交易走外国军事销售渠道,国会还有90天审查期,但以北约盟友身份,基本稳过。 这笔生意表面看是美德互利,美国帮盟友补强防线,德国空军实战能力水涨船高。但深挖下去,就得聊聊那句“绑在美国战车上”的酸话。北约这些年,东翼压力山大,俄乌打到现在,欧洲空中威胁天天悬着。德国作为联盟老大,空军老化严重,台风和狂风飞机虽可靠,但射程和电子战能力跟不上节奏。买美制导弹,短期内确实解渴,F-35编队挂载后,能在180公里外干掉敌机,威慑力直线上升。国务院公告里明说,这有助于德国应对当前和未来空中威胁,支持北约整体防御架构。可现实是,欧洲防务自主的路越走越窄。欧盟这些年嚷嚷着搞自己的导弹项目,比如MBDA的流星导弹,射程也上百公里,欧洲产更接地气。但德国这次直奔AIM-120D-3,等于把赌注押在美国供应链上。后续维护、培训、升级,全得靠雷神和洛马的技术支持,成本一笔带过就上亿美元。欧洲防务基金虽有钱,但分散在太多项目上,德国本土IRIS-T短程导弹研发资金都捉襟见肘,这么一绑,自主化就遥遥无期。 2025年上半年,美对北约盟友的武器出口已经破纪录,F-35订单全球超千架,AMRAAM系列卖出四千多枚。德国这单刚敲定,紧接着挪威、波兰也传出类似采购,欧洲军火市场基本成美国后花园。好处显而易见,美国军工复合体赚翻,雷神股价一涨,亚利桑那工厂就业稳住,还顺带拉动盟友军费上涨——德国国防预算明年冲到800亿欧元,欧洲整体防务开支预计破4000亿。北约秘书长也乐见其成,说这增强了联盟的互操作性,F-35的Link-16数据链让导弹共享情报,联合巡逻时效率翻倍。可坏处呢?欧洲战略自主成空谈。布鲁塞尔智库报告直指,欧盟对美军售依赖度高达60%,从飞机到导弹,全链条卡脖子。俄乌冲突后,美国一边援助乌克兰,一边收割欧洲订单,特朗普时代那套“买美国货”又回来了。德国皮斯托里乌斯虽务实,推动采购时总强调“北约优先”,但国内绿党和社民党内部有声音,质疑这会不会让欧洲成附庸。欧盟防务专员最近在议会辩论,说要建欧洲导弹联盟,但资金和技术门槛高,短期难敌美系。 总的来说,这笔12.3亿的导弹单子,短期给德国空军打了鸡血,北约东翼多层保险。但长远账,欧洲得算算值不值。依赖美国不光是钱的事儿,还是战略自主的命门。皮斯托里乌斯继续掌舵国防,10月底又泄露份3770亿欧元的采购清单,320个项目里军售占大头,但也夹杂本土订单,比如莱茵金属的炮弹线。德国想两头兼顾,美系火力当下解渴,欧洲项目长远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