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YU7三角梁拿到了北美压铸协会的奖项,它不是装饰件,而是车头碰撞时承受力量的关键部件,还把空调压缩机和冷媒管都整合进去,让前备箱多出141升空间,这个部件看起来普通,实际牵动整个车身结构的布局。

以前这种地方要用二十多个零件拼在一起,焊点特别多,时间一长就容易松动变形,小米直接用九千一百吨的压铸机一次压出来,焊点减少了八成以上,材料也是他们自己调制的,没有用国外那套方案,最重要的是,他们把散热用的热管理模块和车身结构连在一起,散热的部分还能起到承重梁的作用,这个思路挺巧妙的。

这根梁的设计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跟后地板压铸工艺和电池车身集成技术配合在一起,让整台车的刚度达到47610牛·米每度,这样做不是为了单纯展示数据,而是为激光雷达这样的高精度设备打下基础,车身晃动小了,传感器的定位才会准确,智能驾驶系统才能更稳定,说到底,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都是从底盘这块开始做起的。

这个奖项由北美压铸协会颁发,注重原创性和量产能力,小米是中国第三个凭借单个结构件获奖的车企,之前有蔚来和理想,特斯拉与比亚迪早就开始做一体化压铸,但没有像小米这样把热管理功能也整合进去,这可能是一个新方向,其他企业现在才开始跟进。

工厂在亦庄,那台9100吨压铸机是国内最大的之一,生产时用AI实时调整温度和流道,良品率超过95%,买机器不难,关键是把材料配方和仿真系统都自己研发出来,日韩企业以前常用卡脖子的手段,小米这次成功绕开了这种限制。

省出来的前备箱有141升,这比多装一块电池更划算,用户不用为大电池多花钱,还能得到更多空间,华为问界M9和极氪007也做了类似设计,说明这条路已经有人走了,小米这次不是跟风,而是真的改变了制造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