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押中国籍船长后,法国陆军一把手警告:做好战争准备! 近日,据多家外媒报道,在法国附近的国际水域,法国海军突击队突袭了一艘名为“长滩岛”号的油轮。据悉,法军派出了护卫舰和直升机,还派出士兵登上了油轮进行搜查,并扣押了该船的中国籍船长和大副。 北约内部也被这警告惊到了,毕竟法国是核心军事强国,高层这么直白地喊备战,其他成员国只能赶紧重新掂量自家的安全状况。 更有意思的是法国政府的态度,马克龙压根没给这话降温,反而说这是欧洲新安全策略的一部分,得团结起来从经济和军事上遏制俄罗斯。 紧接着法国国内就动了起来,军事演习搞得更勤了,后勤仓库也开始清点战略物资,一副真要动真格的样子。 法国给出的扣船理由有三条:说是 “长滩岛号” 属于俄罗斯 “影子舰队”,挂靠过制裁港口,还涉及给袭击丹麦空域的无人机补后勤。可这几条说白了都有点模糊,就算这样,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国还是拍了板。 他们心里门儿清,真要是擦枪走火,就够得上 “敌对行动” 的国际法定义,所以整个过程没鸣枪,把法律风险压到最低,却把震慑效果拉满了。 这艘船本来要去印度瓦迪纳尔港,合同值五亿美元,买家卖家都没料到会被第三国半路截胡。 其实船长当时也没辙,这种超大型油轮都绑着英美保赔协会的保险,真跟军舰起冲突弄出伤亡,保险立马失效,上亿美金的损失得船东自己扛,只能听话。 俄罗斯想派军舰增援也不现实,黑海、波罗的海舰队赶不过来,北方舰队绕英吉利海峡过来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法国这算盘打得挺精,一艘油轮被扣不至于影响俄罗斯原油出口大局,但能抬高 “影子舰队” 的风险溢价,保险、租金、佣金全得涨,最后成本都转嫁给印度买家。 印度炼厂嘴上抱怨,该买还得买,说不定还能趁机压价,法国等于一下子赚了三笔:让俄罗斯多赔钱,让印度得点好处,还能让欧洲舆论爽一把。 可俄罗斯也不是软柿子,普京在索契直接骂这是 “海盗行为”,说法国是想逼他们出更激烈的招。克里姆林宫马上召见了法国大使,暂停了对法高科技出口许可,还准备搞对等的海上行动。 俄国防部甚至放了张标着全球法国商船高频航道的地图,意思很明显,你敢扣我的船,我就敢查你的。 真要是在红海、印度洋这些地方拦法国商船,保险费暴涨的苦果最后还得巴黎自己吞。 能源市场已经有了连锁反应,伦敦布伦特期货一小时就涨了 4.2%,收盘还维持着 3.1% 的涨幅,交易员都把这事儿当成冲突升级的预警信号。 汇率上也看得明白,卢布先跌后涨,欧元受 “战线要拉长” 的影响小跌,印度卢比倒借着 “可能能拿到更便宜的原油” 小升了点,这些波动比外交辞令实在多了。 法律上其实法国有点站不住脚,他们拿欧盟 2014 年的规定和 2025 年的修订版当依据,说能对违反能源禁令的船只动物理手段。 但国际海洋法写得清清楚楚,公海有航行和装运自由,连法国律师界内部都承认,这操作法律基础薄弱,就是一次 “可控风险下注”,赌俄罗斯短期内没法反制,也赌北约盟友不敢公开拆台。 欧盟内部其实早有分歧,德国经济部怕把俄罗斯惹急了,北溪管道的维修窗口无限期推后,冬天产业要闹气荒;意大利航运协会直接发公开信,说别把地中海变成火药桶。 但法国不管这些,认准了只要抓着 “违法运输” 的标签,盟友就只能捏着鼻子认。 印度的位置也挺微妙,“长滩岛号” 的油是给印度炼厂的,炼完燃油说不定还会卖给欧洲中间商,等于印度在中间赚差价。 法国一拦,直接断了人家的套利路子,印度外交部说 “密切关注”,其实就是暗示法国赶紧给补偿,不然采购阵风战机的合同里就得打折,毕竟 2025 年正是法印高端军贸密集交付的时候。 土耳其那边更纠结,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俄油进地中海的咽喉,帮法国查船就丢了和俄罗斯的谈判筹码,不帮又要背破坏北约团结的锅,现在也只敢说 “关注”,实际早开始暗地里博弈了。 再看法国自己,马克龙政府得跟选民解释清楚,扣一艘油轮既改不了乌克兰战局,也未必能让法国在欧盟多拿话语权。短期是刷了存在感,中期说不定要被溢出的损害反噬。 法国民众更关心冬天的天然气、电费和菜价,真要是俄罗斯精准反制能源,法国政府只能靠补贴平抑物价,最后还是纳税人掏钱。 俄罗斯的反击通常不会等太久,最容易下手的就是限制对法出口液化石油气、高纯度铝和核燃料部件,这些都是法国缺的东西,一旦断供转向美日采购,高价差分分钟吞掉财政缓冲。 法国军方自己也在评估风险,陆军参谋长喊 “高强度战争”,本身就说明北约在对称战争准备上有缺口。想用一次扣船施压,搞不好逼得俄罗斯加速往西欧部署非对称武器。 现在这局面,等于把经济战抬到了军事威慑的层面,一旦迈出去就很难回头。法国大概是觉得手里没新招了,只能靠硬闯抢头条,可这步棋走得实在太险,最后到底是震慑了别人,还是坑了自己,还真不好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