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推迟15天,中欧班列又要被“气球”绊住? 15天,够一趟重庆——杜伊斯堡的列车跑个来回;却被波兰一纸公文轻轻抹掉。波德拉谢省原定于11月初重新开放的铁路口岸,突然改到11月中旬,理由是“声援立陶宛”。而立陶宛关门的导火索,竟是天飘“烟草气球”——听起来像喜剧片彩蛋,却让跨境司机真的踩下刹车。 上一次停摆仍历历在目:波兰单方面封境,上千节集装箱在布列斯特排队,冷链里的白葡萄酒从8℃升到18℃,货主隔着屏幕心疼。如今剧本翻拍,成本却要全球物流共同买单。 更悬的是,白俄罗斯立刻祭出“榛树”导弹战略值班,把铁路两侧的树林都衬得肃杀。班列穿梭的4300公里,从此不止有换轨、换司机,还有随时可能拉响的警报。 中欧班列本是疫情里逆行的生命线,如今却像风筝,线头攥在各国哨兵手里,风一吹就颤。15天后,口岸会准时开放吗?下一次让钢铁驼队减速的,又会是怎样的“气球”?把你的答案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等风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