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政府表示,波兰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原本计划于11月初开放,但为了支持立陶宛,波兰决定把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推迟到11月中旬。   中欧班列刚从之前波兰封边境的停运阴影中缓过来,没想到新一轮的边境变数又找上门了。当地时间 10 月 30 日,波兰政府突然宣布,原本计划 11 月初开放的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要推迟到 11 月中旬才能开启,给出的理由是为了支持立陶宛的边境管控政策,这一决定让本就紧绷的亚欧陆路运输通道再添变数。 这场边境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 10 月 29 日立陶宛政府的一纸决议。立陶宛单方面宣布暂时关闭与白俄罗斯的陆地边境,为期一个月,这一突然举动引发了白俄罗斯的强烈抗议。 早在 10 月 27 日,白俄罗斯外交部就已经召见立陶宛驻白代办递交抗议照会,指责立陶宛未经事先沟通就关闭边境的行为,既损害了两国公民的正常通行权利,也影响了欧盟及其他国家公民的跨境出行。 白俄罗斯方面明确表示,这种单方面行动属于挑衅行为,可能导致过境立陶宛通往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通道中断,甚至会让两地间的航空旅行进一步受限。 作为立陶宛的欧盟盟友,波兰迅速做出了回应。波兰内政与行政部部长当天就明确表态,为了支持立陶宛的决定,波兰将把相关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 “推迟数周”,随后政府发言人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开放时间窗口 ——11 月中旬左右,这意味着原本规划好的跨境运输计划都要被迫调整。 对于依赖这条线路的货主和物流企业来说,这次推迟无疑是晴天霹雳。不少企业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订好了舱位,将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运往边境口岸附近的仓库,就等着 11 月初口岸开放后快速通关。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已经不是波兰第一次因为边境问题影响中欧班列了。此前波兰曾因边境管控关闭相关口岸,导致多趟中欧班列滞留,部分货物滞留时间长达数周,给物流企业和货主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而当前中欧班列的运输格局本就处于调整期,自 2024 年下半年俄罗斯海关加强军民两用物资检查后,北线通行效率已经有所下降,2024 年第四季度经俄罗斯的中欧班列货运量同比下滑约 15%。 不少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已经开始转向南线 “中间走廊”,即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至土耳其再进入欧洲,但南线需要经过多国转运,全程耗时 25-30 天,成本比北线高出 20%,还时常面临港口拥堵的问题。 这次波兰推迟开放边境,让北线的运输压力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 30 趟计划经该口岸通关的中欧班列受到影响,涉及货物总价值超 20 亿美元。 为了减少损失,部分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紧急调整方案,将货物转向波兰其他边境口岸或切换至南线,但其他口岸的通关能力有限,南线的舱位也早已趋于饱和,短期内很难消化突如其来的运输需求。 中国海关也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 “铁路快通” 模式提升口岸自动验放效率,单箱通关时效能提升 4 小时,帮助企业尽可能压缩运输周期。 白俄罗斯方面的态度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其明确主张通过对话与务实合作解决边境管控问题,认为这才符合两国及相关国家公民的根本利益。但目前来看,立陶宛的边境关闭政策和波兰的口岸推迟开放决定,短期内还没有松动的迹象。 对于中欧班列来说,如何在边境政策的不确定性中保持运输网络的稳定性,成为了当下最紧迫的问题,而这场由边境管控引发的运输风波,也让亚欧供应链的韧性面临着新的考验。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