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造船速度很快,但美国专家提醒,全世界都被中国骗了,中国真正厉害的其实另有隐藏

中国造船速度很快,但美国专家提醒,全世界都被中国骗了,中国真正厉害的其实另有隐藏底牌。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2024年中国造船业完工量已经超过世界一半,日韩占据剩下大部分的份额,理论上,即便是全世界国家所有国家的造船份额都送给美国,他也打不过中国。   造船圈里有一个潜规则,日韩拼材料、欧洲拼设计,美国拼概念,唯独中国是三项全能。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船舶工业发展白皮书》表明,中国船舶工业增加值同比涨8%,利润总额飙15%,靠的就是中船动力的发动机、沪东中华的LNG船技术,这些拿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硬实力,才是美国最挠头的地方。 千万别信“中国造船只靠快”的鬼话,快是结果,能支撑快的“材料硬骨头”才是根基,这一点日韩以前傲得很,现在却被中国追得喘不过气。 造船最核心的船用钢,以前是日本NKK的EH47钢垄断全球,中国造大型集装箱船得花高价进口,现在宝钢的FH420钢不仅强度达标,耐腐蚀性还比日本钢高20%。 2024年国内船厂用钢国产化率达91%,连“福建舰”用的特种甲板钢都实现100%自主。 船用发动机更不用提,以前德国MAN、日本三菱握着技术霸权,现在中船动力的低速二冲程发动机,在3000kW以上大功率市场占42.5%份额,潍柴重机的中速机在渔船市场抢下60%江山。 2024年国产柴油机组,在新建商船的配套率达68%,军用机组国产化率更是突破90%,燃油消耗率比美国同类产品还低5%。 日韩就算想拼材料,日本钢现在得降价15%才能抢中国订单,韩国造船用的中厚板,60%都从中国进口,这么一看,咱简直把他们的饭碗都快端走了。 光有好材料不够,设计跟不上也是白搭,欧洲以前靠“设计溢价”躺着赚钱,现在沪东中华的图纸一摆,他们的老本都快守不住了。 LNG船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以前只有韩国三星、大宇能造,中国花了18年攻坚,现在沪东中华一年能交12艘,今年1月交付卡塔尔能源的“丽梅尔”号,是自主研发的第五代LNG船。 它有17.4万立方米的舱容,比韩国同型船建造成本低18%,还能提前4个月交付。 更狠的是超大型集装箱船,4月交付法国达飞的“达飞 塞纳河”号,24000TEU的运力全球最大,用的是LNG双燃料动力,二氧化碳排放比燃油船少20%,氮氧化物少85%,这设计不仅环保,还帮船东省了不少油钱。 欧洲想拼设计,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设计一艘LNG船要18个月,而沪东中华用数字化建模,6个月就搞定,还能根据船东需求定制,现在欧洲船东下单,都得问“能不能按沪东中华的设计改”,这才是设计话语权的反转。 最打脸的是美国的“概念炒作”,中国拼概念是把饼烙熟了端上桌,美国是画个饼就喊“天下第一”。 美国喊了五年的“绿色氢能动力船”,至今还在实验室里,中国的“国氢1号”已经在2024年下水试航,氢燃料动力系统续航达3000海里。 美国吹“智能船舶”,说能实现完全自主航行,中国的“智飞号”早就在长江试运营,自动避障、远程操控准确率100%,油耗比人工操控船低12%。 美国拼概念的本质还是没产能,亨廷顿-英格尔斯造船厂造“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从开工到服役要7年,造价30亿美元,中国沪东中华造075型两栖攻击舰,平均两年就交付一艘,造价才是美国的十分之一。 今年中国船舶集团的订单排到2027年,美国船厂却有三分之一的产能闲置,他们的概念再花哨,造不出来也是白搭,中国的概念是“设计-建造-交付”一条龙,这才是真本事。 所以中国造船的隐藏底牌,其实就是“全产业链闭环”,从钢水出炉到船舶交付,每个环节都攥在自己手里。 中船集团旗下有钢厂、发动机厂、电子设备厂,甚至连船舶涂料都有自主品牌,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万亿元,这种整合能力全球独一份。 韩国造船得从中国买钢、从德国买发动机,欧洲设计得找韩国代工,美国更是设计、制造两头空,靠进口零件攒船。 11月10日韩国现代重工的高管都承认,中国造船的综合成本比韩国低22%,不是因为人工便宜,是产业链协同省了钱。 更关键的是军民融合,民用船厂的大型船台,能快速转产军用舰艇,075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技术,就来自民用集装箱船的模块化工艺,这种“平战转换”能力,美国花多少钱都买不来。 今年船舶工业研发投入占营收超5%,中船动力和潍柴重机一年砸24.6亿搞研发,这种投入不是靠“抄”能换来的。 中国造船的速度快只是表象,材料、设计、产业链才是根基,这三项全能的硬实力,不是把全世界的份额都给美国,他就能追上的。 现在中国造船不仅能造得快、造得好,还能造得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才是最让霸权焦虑的隐藏底牌,也是中国海洋强国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