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购买中国战斗机不给钱,7次追债都没还,这个嚣张小国报应来了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19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79年,索马里从中国订购26架歼6战机,飞机送到了,钱只给了一半。

中国追债七次,索马里政府一次比一次嚣张。这笔烂账最终怎么收场的?更关键的是,一个国家把信誉当儿戏,会付出什么代价?

一场豪赌后的绝境

1977年7月,索马里总统巴雷决定出兵欧加登。

这块地盘在埃塞俄比亚手里,但住的都是索马里人,巴雷觉得自己有理由拿回来。他手里有苏联送的坦克、米格战机、大炮,装备看着挺唬人。

战争打了三个月,苏联突然翻脸了。

莫斯科决定支持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瞬间断了武器供应,前线的米格-21没油飞不起来,米格-17缺零件趴窝。到1977年底,40架米格-21只剩24架能飞,米格-17更惨,只有10架还能起飞。

索马里输了。

巴雷回到摩加迪沙,看着机场上一排排废铁般的战机,知道自己得找新靠山。美国人不搭理他,欧洲人也不感兴趣,最后只剩一个选择——中国。

1979年6月,索马里国防部长萨马特尔飞到北京,他带来一份清单:26架战斗机,越快越好。

谈判开始后,萨马特尔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四台发动机,锈迹斑斑堆在仓库角落。"这是苏22的发动机,"萨马特尔说,"推力11200公斤,苏联人撤走时留下的。"

中国代表团眼睛一亮。

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正卡在发动机技术上,这四台"废品"价值连城。但萨马特尔话锋一转:"苏联当年都是白送武器的,中国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更懂得国际主义精神吧?"

他想白拿。

中国代表团没接这茬,谈判陷入僵局,索马里代表干脆消失了三天。可前线等着用飞机,萨马特尔憋不住了。

最终双方签了合同:四台发动机换四架歼6,剩下20架歼6加4架教练机,总价3310万美元。索马里先付1600万定金,飞机交付后18个月内付清尾款。

这个单价,130万美元一架,全球最低。

1980年,26架歼6全部运到摩加迪沙港口,飞机到了,尾款没了。

七次追债的闹剧

1982年春天,中国催款小组第一次飞到摩加迪沙。

他们在政府大楼等了四个小时,索马里财政部长才露面。"我们连军饷都发不出,"部长摊开双手,"国库真的空了。"

中方代表问:"那什么时候能还?"

"快了,很快。"

第二次去是1983年。这次连面都没见到。秘书说部长有紧急会议,让他们在宾馆等消息,消息等了一周,等来一句"政府正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贷款"。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答案永远是"财政吃紧""正在筹措""请再宽限一段时间"。

到1987年,中国已经派了六批人,索马里官员的态度从客气变成了不耐烦,甚至有人暗示:"你们是大国,我们是小国,应该互相体谅嘛。"

体谅个屁。

1988年,转机来了。索马里的歼6飞了八年,该大修了,巴雷政府找到中国:"帮我们维修一下?"

中方回复很干脆:"先把钱结了。"

巴雷这下急了,没有这批战机,他连首都防空都保不住。索马里政府东拼西凑,卖了几座国营工厂的设备,凑出300万美元。

还剩1410万美元,一分没动。

同年,索马里提出一个方案,用渔业资源抵债。他们把28年的近海捕捞权给中国,3000公里海岸线,金枪鱼、龙虾随便捞。

中国算了一笔账,勉强能回本,就同意了。

1988年底,两艘中国渔船开到索马里海域,第一年出口海产赚了20多万美元,中国渔业公司看着有戏,准备扩大规模。

1990年,内战爆发了。

从强国梦到废墟

巴雷的麻烦早就埋下了。

他当年喊着"大索马里"的口号发动战争,结果输得精光。战争花掉的钱相当于国家五年财政收入,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还得交税养军队。

更要命的是,索马里这个国家本来就是部落拼凑的。伊萨克部落、达罗德部落、哈维耶部落,每个部落只认自己人,不认政府。

1988年,北部伊萨克部落造反,巴雷派兵镇压,一口气杀了20万人。这下彻底炸了锅,其他部落也拿起枪反抗。

1991年1月,巴雷政权垮台,首都被十几个军阀瓜分,中央政府没了。

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紧急撤离,那两艘正在捕鱼的渔船也收到命令立刻回国。船刚开出港口,就遭到武装分子袭击,渔具被抢,船员险些丧命。

28年捕鱼权,用了两年就作废了。

新上台的军阀们开会,第一句话就是:"旧政府的债,我们不认。"

那1410万美元,彻底成了坏账。

索马里接下来的日子更惨,十几个军阀打来打去,首都摩加迪沙每天都在开枪,死人跟死狗一样平常。

联合国派维和部队进去,1993年10月那场"黑鹰坠落"事件,18名美军士兵被打死,尸体被拖着游街。

美国撤了,联合国也撤了,索马里彻底没人管了。

渔业资源也毁了,外国渔船看没人管,大船开进来一网几十吨地捞。索马里渔民用小船钓鱼,眼睁睁看着自家海域被掏空。

有些年轻人拿起枪,一开始只是驱赶外国渔船,后来发现抢劫来钱更快,干脆当起了海盗。2008年索马里海盗最猖獗那年,亚丁湾几乎每周都有商船被劫。

再看看索马里欠的其他账。

世界银行2023年的报告显示,索马里拖欠国际社会的债务超过50亿美元。欠俄罗斯的军购款,欠意大利的援建费,全都赖着不还。

意大利催债时,索马里政府回了一句:"你们以前殖民过我们,这钱就当赔偿了。"意大利气得直接断了所有援助。

2019年,索马里欠联合国维和摊款1200万美元,联合国威胁要停粮食援助,索马里竟然挪用国际捐赠的抗旱救灾款去填窟窿。结果?200多万人没饭吃。

这就是把信誉当废纸的下场。

一堂昂贵的课

回头看那笔烂账,很多人会问中国当年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答案很简单——穷。

1978年改革开放那年,中国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索马里那3310万美元,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的五分之一。当时引进国外生产线、技术设备,到处都要花钱。

而且那是中国第一次做军贸生意。1979年刚向埃及出口了一批歼6,经验少得可怜。索马里又是非洲第一个跟新中国建交的东非国家,地理位置重要,北临亚丁湾,东临印度洋。

当时的战略考虑是用一笔生意换一个据点,值。

可现实比想象复杂。索马里不是付不起钱,而是压根没打算好好还。巴雷政府把钱都砸进欧加登战争,输了之后又要应付国内部落冲突,财政窟窿大到看不见底。

更关键的是,索马里觉得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帮帮小兄弟",钱这事可以商量。这种心态从谈判桌上就看得出来——一边喊友谊,一边想白拿。

中国吃了这次亏,后来长记性了。

现在中国做军贸,预付款比例至少50%,有的要求70%。付不起现金?可以,用矿产抵押,用农产品结算,甚至可以用港口使用权交换。总之,亲兄弟明算账,合同条款写得比法律文书还细。

索马里那边呢?

2024年的数据显示,索马里人均GDP不到500美元,失业率超过60%,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排行榜常年前三。

首都摩加迪沙的街头,武装人员比警察多。青年党恐怖组织隔三差五搞爆炸袭击,政府控制的地盘只有几个街区。

饥荒、海盗、恐怖主义、无政府状态,这就是赖账30年的结果。

当年巴雷如果咬咬牙把那1410万美元还了,索马里能不能避免后来的崩盘?不好说。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国家失去信誉,就像一个人失去信用,没人再愿意跟你做生意,没人再愿意投资,甚至连救命的援助都要打折扣。

索马里用1700万美元的"小聪明",换来了30年的国际孤立和经济崩溃。这笔账,比当初欠的债贵了不知道多少倍。

参考资料:

人民网《索马里政局动荡与和平进程》专题报道

新华社《非洲之角地区局势与国际干预》系列报道

中国网《改革开放初期对外军贸回顾》历史档案